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近年来大量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在五、六千年前,在开封一片区域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战国时期魏大梁城、唐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
1、开封有哪些历史?
讲到开封,先讲到它的地理位置,它地处河南省中东部,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东与商丘市相连,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相望。近年来大量考古勘探发掘表明,在五、六千年前,在开封一片区域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商周时期:夏朝曾在开封附近一带建都232年,史称老丘,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现开封的城下共埋有六座城池:战国时期魏大梁城、唐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开封古称大梁、陈留、东京、汴京、汴梁等,被誉为八朝古都,
2、开封在河南排第几?
开封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虽说现在和北京,西安,南京等等这样的古都比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输不在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而在于是现代化城市的衬托。开封在北宋王朝,是国际顶尖大都市,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北宋时期的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三十,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经济体能达到如此的地步,不过这些毕竟是历史了,都过去了。
3、开封最美的古镇在哪里?
感谢您的邀请!开封最美的古镇肯定是朱仙镇了,朱仙镇是明清时期中国的四大古镇,朱仙镇隶属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位于开封市西南部,距离开封市区22.5公里,镇域总面积70.26平方千米。明清时期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同为全国“四大名镇”,朱仙镇的历史,源远而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
春秋时镇东南筑有启封城,这时的朱仙镇已经形成了小型居民聚居点。北宋末期,首次出现了见诸史料记载的“朱仙镇”称号,明清时期,朱仙镇因贾鲁河的开通而走向鼎盛,成为“南船北车”的转运处和货物集散地,并跻身“中国四大名镇”之列。明、清时代是朱仙镇的鼎盛时期,据《拟今况记》记载,朱仙镇城区东连宋寨,西接豆腐店,南至腰铺村,面积达50平方华里,
1862年(清同治元年),城墙由土墙改用砖砌。运粮河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将镇分为东西两部分,镇内河上有桥三座相连,沿河两岸,码头林立,长达五华里,船只可直达城内,每日来往船只200余艘。城中居民30余万,多系商贾、外籍商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山西商人最多,城中建有山西会馆,镇内店铺,商号鳞次栉比,百货山集。
特产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红纸、玉棠号五香豆腐干、西双泰竹叶青酒等,皆闻名全国,镇内白天车水马龙,夜间灯火辉煌,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商业重镇。运粮河是朱仙镇通往全国各地的重要渠道,当时,朱仙镇不仅是一座商业重镇,而且历代仁人志士、帝王将相都把朱仙镇视为风水宝地。镇内仅寺庙建筑就多达110多处,较大的有岳飞庙、关帝庙、郎神庙、三皇庙、救苦庙、北大寺、明皇宫等,
所谓的72路神仙,在镇内皆有庙祀奉,故朱仙镇古称聚仙镇。当时镇内有戏楼11座,以明皇宫戏楼为最,每年豫东各戏班社都按时到明皇宫献艺,竞相争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渐渐地以朱仙镇为中心形成了河南最大的剧种——豫剧以及豫剧祥符调,镇中还有久负盛名的内八景和外八景。若站在点将台上鸟瞰全镇,内八景尽收眼底,分别是明皇宫、饮马泉、铁杆栖风、五奸跪忠、春秋楼、清真寺、硕石狮子、运粮河,
镇四周外八景分别是:点将台、烽火台、孟昶墓、朱亥墓、仙人桥、九龙口,迷瑰地、青龙岗。每一个景观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另外,镇周围经考古发现了元朝的梁国公墓、明朝的周宪王墓、清朝大夫张射光墓、汉代墓群、横寨村明代官宦墓群,清代嘉庆、道光以后,因黄河漫溢贾鲁河朱仙镇趋于衰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贾鲁河终被沙填,舟楫完全不通,加之京汉铁路、陇海铁路先后通车,交通路线大转移,朱仙镇水运优势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