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 > 临汾市 > 超市销售分析,超市的营销策略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超市销售分析,超市的营销策略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4 17:35:0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超市的营销策略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超市产品促销策略。  促销对于提升当期销量、提升品牌形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价格促销。价格促销主要是降价促销,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一些品牌采用降低供货价针对经销商和夜场促销,提高其进货积极性;为了提升购买率,还可针对消费者进行降价促销  2、 赠品促销。赠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赠米,一种是赠礼品。赠米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诱导挖动消费及潜在消费,进而展示品牌形象。  3、 人员促销。由企业派促销员进行现场促销,如向消费者推介、组织赠品或其它开工的促销活动、超市导购等。促销人员要选择年龄在18-22周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气质佳、形象好,充满青春时尚气息的青年,由于女性亲和力更强,最好使用女性促销员。要加强促销员的培训,提高促销员礼仪素养、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促销技能,促销费要统一着装,服务青春美丽大方,但不能太性感。要加强促销员的管理,制订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促销员的积极性。   4、 幸运奖促销。在现场举行投标积分、掷股子、门票抽奖、刮刮卡等形式产生幸运奖,奖励相应的礼品,目的是刺激消费者消费激情,提升品牌记忆力。   5、 节日促销。利用圣诞、元旦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节日举办相关主题的促销活动,  6、 一步到位价策略。企业以较低的价格供货给经销商,经销商利润完全靠顺价销售获得,企业不承担经销商在市场运作中产生的各种营销费用。一步到位价使企业几乎没有任何市场风险,但市场开发能力还能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由于一步到位价较低,经销商利润空间较大,对于有资金实力和终端网络的经销商来说比较适合,但这类经销商往往缺乏品牌意识,更加注重短期利润的最大化。  7、 折扣价格策略。企业以稍高但经销商能够接受的价格销售产品给经销商,按经销商销售数量再给经销商一定的折扣,如某品牌采用折扣价格策略,价格为60元/袋,如年度销量低于10000袋,每袋返利10元,10000—20000袋每袋返利11元,20000袋以上每袋返利12元,除此之外还根据经销商执行公司营销政策情况(如是否按公司指导价格销售,是否在公司限定的区域内销售,是否按规定回款等),对经销商不确定性的奖励。折扣价格策略对企业来说单袋利润较高,而且经销商在一年经营周期内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因为谁都想拿到年终返利;对于经销商来说,对市场投资信心更足,经营风险相对降低。   8、参照竞争对手价格策略。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价格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企业在认真研究竞争对手价格的基础上,参照竞争对手的价格制订自己的相应价格。国内一些二线品牌紧跟一线品牌价格灵活调整自己的价格,随时保持价格优势,提高了终端的竞争力。  价格策略:大多数来超市的消费者都是一般收入的普通  居民来超市选购商品的消费者就是图个实惠,对商品的选择决定性因素中,价格是最关键的,而高收入的消费者常是到专卖店选购或就近购买。所以产品价格如果定得比其它商场、饭店里的还要贵,就不能吸引到消费者,价格要比其它地方的价格低,让顾客真正有实惠感,才能引起连续性的消费。   1、促销策略:多开展让消费者感到额外实惠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在不加价的情况下,对购买者赠送实用性的小礼品,  2、宣传策略:超市人流量大,目标群体集中,宣传效果相对较好,所以现场宣传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售效果。可以制作突出品牌个性,图文并茂,色彩明快,吸引力强的导购板,放于超市进口或店内合适的位置;在结算处可以印刷精美的折页或手册,供消费选取;店内悬挂吊旗要醒目;在超市开业或重大节日,在超市门前布置气球彩带或彩虹门,举行小型的有文娱节目配合的展示活动;门头灯箱广告应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广告公司制作精美的电脑彩喷稿,档次要高,耐久性强,应当。对于新上市品牌为配合超市的现场宣传,电视广告、报纸广告也应当适当配合,广告内容不但要突出品牌个性,还要有更吸引人的地方,如凭所持报纸广告或在限定的时间内到超市购买该产品可以得到额外的抽奖或赠品等,这种活动对超市也是一个宣传,应取得超市方面的支持,共同举办活动,活动要以情取胜。   3、理货策略:对每个超市都应有专门的理货人员经常性地巡视,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加强货架管理,按照严格、统一的产品陈列要求,争取超市营业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做好产品陈列,要注重陈列的层次和主次,在众多的品牌中突出最佳的展示效果。如果企业实力强,超市出货能力强,可以选派促销员进驻超市,引导消费者选购,同时要与超市管理员、导购员搞好关系,增进感情,使其重视该种产品的销售。   4、服务策略:业务人员和片区销售主管应经常性地和超市经营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增进合作。在送货服务、结算方式、价格、返利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对方提供更好服务和条件。
你可以从之所以采取这个营销策略的原因开始说,分析市场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营销策略,包括目标客户的选择、市场的定位等等 然后从理论上分析这个营销策略执行后应该产生的效果,得到什么收益,可能产生的问题 第三、结合实际分析产生了什么效果,得到了什么收益,和预测的有什么偏差,为什么会有偏差,发现了什么问题 第四、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对营销策略进行反馈分析,为下面的策略实施提供信息

超市的营销策略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2,超市零售业态分析

超级市场 (一)超级市场一词来源于英文supermarket,常简称超市,是指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食品、家庭日用品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是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超级市场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又称自选商场。是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商业零售组织形式。 超级市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最先出现在美国东部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的发展。在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各种食品,以后经营范围日益广泛,逐渐扩展到销售服装、家庭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医药用品等。超级市场一般在入口处备有手提篮或手推车供顾客使用,顾客将挑选好的商品放在篮或车里,到出口处收款台统一结算。 超级市场的特点有:   (1)超级市场规格统一。超级市场的商品均事先以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的重量和规格包装好,并分别摆放在货架上,明码标价,顾客实行自我服务 ,可以随意挑选。   (2)超级市场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设备。便于管理人员迅速了解销售情况,及时保存、整理和包装商品,自动标价、计价等,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销售数量。   (3)超级市场内的商品品种齐全,挑选方便 。人们可以在一个商场内购买到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许多麻烦。自动标价、计价、结算效率高,也节省了顾客的时间。而且由于商场的经营效益好,降低了成本,所以商品的价格相对也较低廉,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二)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Hypermarket)   中国目前主要的大中型城市中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 Hypermarket)是现代超商业态中最主力的业态,其在市场上的份额也逐步占据主力地位。以全国大型综合超市发展最快和最多上海市为例,可以说大型综合超市是中国现代零售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业态,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大型综合超市是食品超市和折扣百货的综合,那么它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在百货类商品上用价格打压中国零售业过去的老大——传统的百货商店,二不但在价格还可以在食品和其他商品的综合度上打压中国刚刚发展起来的小型超市;   第二,大型综合超市进入中国城市市场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中国城市居民特别是大城市居民消费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时代,城市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这一时代的消费特征——一站式购齐和购物的廉价需求,恰恰是大型综合超市最主要的经营特征。同时这一业态当时在竞争上还没有出现竞争对手,不管是同一业态不同的品牌公司,还是不同的业态;   第三,大型综合超市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城市的大型化的进程,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不断地向郊区和远郊发展,城市居民也大量地向郊区和远郊搬迁,对大城市的郊区和远郊来说,百货商店在那里没有立脚之地,小型超市又不能满足大量消费观念新潮的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唯有大型综合超市能够适应城市大型化发展的商业需求;   第四,大型综合超市的快速发展还在于它体现了城市商业物流的特有的规模性和经济性。由于大型综合超市每一个商品部门其销售规模都相当于一个同类型专业商店,实行天天平价的价格政策,使得商品周转加快,每一批订单对供货商的送货都是有规模和经济的,这样厂商直送门店的物流模式由此产生。   目前中国大型综合超市在一类城市和二类城市中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在中国连锁业中目前最主力的发展业态大型综合超市上,外资已占了绝对的主力和主导地位,而且这一地位和占比将继续扩大。以上海市为例,截止到2005年9月30日共开设了连锁性的大型综合超市114家,其中外资60家占52%,中外合资20家占18%,国内企业国外融资16家占14%,内资18家占16%。   第二,大型综合超市之间的恶性竞争真的已经出现,在上海浦东已出现了两家国际性的连锁公司的大型综合超市的开设只相差700米。大型综合超市的恶性竞争除了价格战之外,突出地表现在争夺客源的竞争战中,目前上海市的各大型综合超市公司共投放了700多辆免费班车,开设了715条线路,发车班次6715班,停靠站点40290个,对正常的商业竞争秩序和交通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06年在中国各大中心城市中大型综合超市的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恶性化,这种恶性竞争主要来自两个动因,一是国际性连锁公司的扩大市场份额的竞争(在有些城市将成为商业竞争的主导力量和主流趋势);二是国内连锁公司之间以及国内连锁公司与外资连锁公司之间的竞争(国内的连锁公司如果在大型综合超市的发展上没有作为也就没有中国零售业的地位了)。与我们过去的预计不同,2006年外资的大型综合超市将迅速向中心城市周边的二、三类城市发展,这就会把恶性竞争区域扩大化了。因为对二、三类城市而言外资的进入不会由于市场过小这家进了那家就不进了,在中心城市和大城市中出现的大卖场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样会翻版在二、三类城市,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只要我们没有好的城市商业规划、没有好的商业竞争环境和秩序、不能从战略上和长远的民族利益上反思引进商业外资的得失,有些跨国公司就不会遵守国际的商业规则(哪怕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和其他国家是遵守这些商业规则的模范)。   第三,大型综合超市在整个中国的发展没有国家的规划控制,还以上海市为例,至2005年底上海市大型综合超市将达到130家以上,如不加规划控制3年以后将达到近200家。大型综合超市没有规划的无序发展不但对中小商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也会恶化商业的竞争环境,对中国现代商业的持续性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在大型综合超市出现竞争更趋恶性化和扩大化的形势下,大型综合超市在高强度竞争中会出现“百货化”发展的变革。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化的变革除了在生鲜食品上向精品化、包装化和规格化方向发展外,主要是在卖场内引进百货类商品的品牌厅和品牌柜(如有些大卖场已经在进口处与百货公司一样布局化妆品柜台和金银首饰柜 台),因为只有百货类商品的品牌化经营才较容易凸现企业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才能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与百货经营品牌化相适应大型综合超市将大力度地改善购物环境,在装修装潢、布局陈列、设施装备、灯光色彩的等视觉形象上进行大的改变,在指示牌和POP等设计上力求更加的人性化。必须明白大型综合超市的百货化的动因不仅仅是激烈的竞争所致,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改变了,消费者追求差异和个性化、追求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提高的需求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快和猛。在中国大型综合超市的百货化还有一个动因就是增加百货商品的品类以此来增加消费者选择度,中国消费者对商品选择性的要求远比外国消费者来的要高,因为中国的人口多,人口的基数大,需求的差异化就大,当收入水平提高并出现收入差距拉大时,消费需求的差异也就拉大了,需求的宽度和深度也拉大了,这种需求特点必须在目前零售业的主力业态大型综合超市里得到体现。   第五,大型综合超市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的二、三类城市市场尤以外资连锁企业为主,这是因为在二、三类城市市场已经出现了非常符合大型综合超市发展的消费者条件,按照一类大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排序来看,住房、子女升学、保险和旅游等排在了前列,吃可能已排在了后面,这是造成一类城市大卖场食品客单价下降的原因,又由于在一类大城市中商业业态细分清晰目标顾客确定性强,消费者对大型综合超市中的百货尤其是个性化百货商品的选择性会下降。如果大型综合超市向二、三类城市发展而那里的消费支出排序可能是吃穿在前,这种消费支出排序可能是最有利于大型综合超市的现有的商品结构的完善。 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要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 要跻身全球经济强国之列 , 必然会越来越强调零售环节在原料采购、制造、产品设计、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 7 个环节中所占的比重。超市零售是零售的一种有效方式 , 零售环节的膨胀必然会带动超市的发展。这是一种由宏观落实到微观的简单传递效应。
零售和业有三大业态你所指是那种业态零售分析?折扣?会员?仓储?

超市零售业态分析

文章TAG:超市销售分析超市销售销售分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