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区当年逃荒定居的河南人比较集中在以“西安火车站”为中心的大片区域、这一带区域的河南人比较集中居住、工作、生活、仍然保留河南人的习惯,这一带区域的居民日常生活用语形成了“陕版/河南话”为什么说是“陕版/河南话”方言,当年逃荒来的河南各地区人比较广泛、郑州方言、洛阳话、南阳话、林县方言发音各不相同,在西安的河南人之间为了便于交流、久而久之形成的“陕普/河南话”、即便是生活在这一带的西安“原著居民”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河南话”这便是“西安为什么操河南方言的人比较多”的历史渊源。
1、在西安的河南人多,还是在郑州的陕西人多?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在西安的河南人包括河南裔保守估计也有一两百万。在郑州的陕西人你恐怕想凑够一二十万都难,郑州本身就是一个千万级人口大市。更是一个近亿人口的省份首府,工作,生活,教育等各方面生存压力巨大。本省人想融入郑州都极为艰难更何况你个外地人,再说了除了做生意和有正式工作的西安人会去郑州外。普通西安人谁是脑子坏了吗?跑到郑州去谋生?同样是外出谋生去哪不比郑州强,
2、现在西安生活的河南人众多,看看还有多少河南后代说自己是河南人?
感谢邀请!据很多统计,在西安定居的河南人近300万,作为一个最“纯粹”的陕西人,从小生活的环境中就有着很多河南人。凡大多在西安生活两代以上的,无论从性格还是生活习惯上基本都是纯粹的西安人了,但大多人都知道自己是从河南哪儿来的,还有一点:都会几句不再正宗的河南话。在西安,尤其是道北,河南话一度十分流行,但这河南话和最正宗河南话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3、西安、咸阳、汉中、渭南和宝鸡作为陕西人口最多的5个城市,哪一个最适合居住?
谢谢邀请[祈祷](荷花)简单说说:当然最属我们汉中了,因为汉中的气候气温条件最好,是休闲疗养和居住养身的好地方[赞]汉中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季如春,夏天不很热,冬天不很冷,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山美水美人更美[赞]汉中山清水秀好风光,处处鸟语花香,风景如画,还有很多名胜古迹新扩建了温泉疗养院,四面环山,是三国时期必争之宝地[赞]诸葛孔明武侯真坟墓,就在我们汉中勉县定军山,还有武侯祠,勉县新建了武侯诸葛古镇,共游人观光游玩,南水北调的汉江河,一江两岸风景很美[赞]。
4、为什么现在西安还有好多祖籍是河南的?
我认为原因如下:一、历史原因:众所周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发生大灾害,大批河南人背井离乡,拖家带口从居住区逃难到陕西各地,留在西安的人不少,主要集中在西安市的东北角,火车站周边,自强路、二马路、解放路、西闸口一带(就是现在正在修整的火车站北广场),二、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大批河南人进入西安,在城墙下面挖洞栖身,也在铁道边搭建茅草棚子居住。
西安当时是大后方,没有战火之苦,生活相对稳定,牛大1942年孤身一人从河南许昌逃荒到西安,在小东门城墙根居住。平时做点小生意,买瓜子、糖人,混了几年觉得西安不错,环境也熟悉了。于是回老家娶了媳妇,带来西安,还将自家弟弟牛二、牛三带到西安,解放后牛大回河南给牛二、牛三分别领来媳妇。牛大来西安起早贪黑,挣了一点钱,买了一个小房子,媳妇来了,帮忙做饭,有了一儿一女,
没过几年媳妇死了,牛大又回河南娶回第二房媳妇,二房媳妇又给牛大生了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加起来,牛大就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牛大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啥挣钱就干啥,将七男两女养大成人,都在西安成家立业,妥妥的西安市户口,牛二来西安后借老大的钱,加上自己挣的钱买了一个汽车(嘎斯车),跑运输,后来公私合营进入一家企业,干到退休。
牛二的河南媳妇,身体不好,生了两儿一女,都是西安市民,牛三来西安当了几年兵,退伍进了一家运输公司当司机,运输公司搬到汉中,后来又搬到铜川,牛三一家在铜川安家,牛三有三男三女。牛大以一己之力,带来了整个家族,最早孤身一人,到兄弟三人,然后从老家娶媳妇,添人进口,繁衍生息,一代一代,牛一代兄弟三人加媳妇六人,牛二代十八人加媳妇、女婿三十六人,牛三代人数众多,牛四代数量也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