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以前的明清两代,老北京城的内城,是没有东西向的穿城马路的。这给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核心地带、距离成都最近的德阳迎来了发展的最大机遇,16年,成都市提出建设“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定位,对成都大都市区的定义为“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其中就包括“百里城市中轴”北大门——德阳。
1、德阳未来的城市中心在哪里?
2016年,成都市提出建设“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定位,对成都大都市区的定义为“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其中就包括“百里城市中轴”北大门——德阳。这给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核心地带、距离成都最近的德阳迎来了发展的最大机遇,无论是政务中心南迁,还是德阳天立国际学校选择保利旁等诸多细节。
2、北京的一环路指的哪里?
北京的环路有很多,从二环开始,现在已经到了六环,说起二环、三环、四环路,现在的北京人都知道。可是要问你一句:劳您驾,一环路在哪?恐怕您真得好好想想才敢说在哪,不过连着问几个人,恐怕能出好几个答案。为什么呢?就因为对北京的一环路的定义不同,所以会有多种答案,就像北京的二环路,还有内二环和外二环之说一样,一环路也得看如何定义才行。
北京的“环路”这一概念,是从什么年代开始有的?这就先要说一说老北京城的道路布局,在民国以前的明清两代,老北京城的内城,是没有东西向的穿城马路的。您会说:东西长安街不是吗?不是!当年的东西长安街是不通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广场,是属于皇宫大内的禁区。在中山公园和文化宫南门正对的长安街位置,当街建有两座拱圈门,称为东长安门和西长安门,也叫左右长安门,
东西长安街到此为止,想进长安门借道而行,那得有大内发的腰牌,百姓是不行的。当年想从东城的东单去西城的西单,只能绕行,一是从东单向南,向西穿过东交民巷,走棋盘街,过大清门,再穿过西交民巷,到宣武门,向北才能到西单。二是从东单向北绕道东四、大佛寺街,向西经过地安门、平安里再向南走四里地才能到西单,总之是要围着皇城绕半圈才行。
为什么?就因为北京内城的中央有一座皇家的禁区——皇城,把东西城隔开了,到了民国,才把东西长安街连成一体,方便了百姓的通行。真正有了环路概念,是从有轨电车的修建以后,有轨电车大部分是南北向的行驶路线,以西直门和东直门为起点,到崇文门、宣武门、前门、永定门。东西向还是受到老北京城街道布局的制约,线路不多,
后来为了方便东西城百姓的通行,借原有的线路,开通了一条百姓称之为“环城车”的电车线路。车的起点是西城的太平仓(平安里),双向发车,经西四、西单、天安门、东单、东四、北新桥、交道口、鼓楼、地安门再回到平安里,这是北京百姓第一次有了“环城”的概念。有轨电车停运后,还设过一段时间的公共汽车的环城线路,本来环城路应该是个矩形,但是由于北京内城的西北部有一片水域,割断了鼓楼到新街口之间的联系,所以只好由鼓楼向南经地安门,再向西回到平安里。
路程是一样的,只是环路成了一个缺角的矩形,解放后,举办北京市民春节环城长跑运动,又给北京人增加了一个“环城”的概念。这个环城赛,起点是天安门,顺时针方向出发,经西单、西四、平安里、地安门、铁狮子胡同(张自忠路)、东四、东单回到天安门,这个环城路线,甩掉了环城电车线路现在平安大街以北的部分,成一个矩形线路,比较规整。
这两个环城路线,逐渐的在百姓心中有了印象,也被百姓们认可了,这就是百姓心中的一环路。虽然有两个路线版本,可是相差不多,地铁环城线完成后,在原来内城护城河外面修了一条环城路,就是内二环,二环就是相对一环而来的,既是城市的环路,那就应该有一个中心,围绕中心转一圈称之为“环”。北京的环路是以哪里为中心?大家会说:以故宫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