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青浦区 > 描述上海市世博会中国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简介

描述上海市世博会中国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8 02:45:0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简介

中国馆:百米墙面上惊现清明上河图 世博会规划图中,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高62米,足有20层楼高。展馆将由中国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中国馆的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将高耸的国家馆比喻成华冠和天,把汇聚人流的地区馆比喻为四方和地,寓意“天下粮仓、富庶四方”。在展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米长的整面墙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会期间的中国馆 东方之冠”——中国国家馆。由于中国馆的人气肯定超旺,所以要做好排长队的思想准备。游客进馆之后,可先乘电梯来到49米那层。那里有几个亮点,一是周围一圈像东方明珠一样的钢化玻璃地板,脚下就是等候广场,让你体会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二是《清明上河图》,100多米宽,里面的人还会走动。三是由陆川执导的电影——上海世博中国馆主展影片《美的历程》。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简介

2,世博会中国馆详细介绍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展馆名称: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馆位置: 世博园区A片区,世博轴东侧展馆主题: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造型亮点: 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建筑面积: 三层,15000平方米开工时间: 2007年12月18日竣工时间: 2010年2月8日设计者: 何静堂带领的团队国家馆日: 10月1日

世博会中国馆详细介绍

3,描写世博会中国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1]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中国馆以大红色为主要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主题的理念,更能体现出喜庆的气氛。  或  国馆:在“东方之冠”上看“九洲清晏”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区馆,整体建筑外观采用上大下小的“斗拱”型设计,看似一个粮仓,又像一顶古代的礼冠,故被称为“东方之冠”。  作为标志性景观,中国馆大台阶共有76级踏步,宽度达到72米。这块面积近9000平方米、石材总数达4700块的大台阶竟然采用纯手工的方法打造而成。  中国馆中地区馆的屋顶花园取意于圆明园四十景之终景“九洲清晏”,以碧水环绕的九个岛屿象征中华之广袤疆土,寓意“九洲大地,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它用水系分隔出九个小洲,每一个小洲都有着别有深意的名字,也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  游览新九洲清晏,有三个重点:一看地面、二看小品、三看四周。看地面,是因为每个洲的地面都各有特色;看小品,是因为各处都错落有致地安放了一些特殊的雕塑或景观小品,独具魅力;看四周,是因为新九洲清晏高出地面14米。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巍巍中国馆的中国红在一片绿树葱茏中更显亮丽,也能看到周围其他场馆的整体风采。  一系列珍贵文物,包括《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也将在这里得到呈现,千万不要错过。  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大气而沉稳,也易于为世界所理解。 其中,国家馆居于馆区中央,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下部立柱外边距为70.2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馆高为63米,下方架空层高33米,以提供人们交流所用的开放空间。地区馆则高13米,建筑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形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广场。展馆可同时容纳7000名观众。 设计概念高耸的国家馆与在地面上水平展开的地区馆相呼应,以体现东方哲学中“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同时,国家馆的整体造型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栱为来源、并从夏商周的青铜器中吸取了灵感,不过并没有相互穿插的梁、栱、契等部件。 而在地区馆的外墙上,还采用的中国古老的叠篆文字传递二十四节气的信息。其屋顶平台上名为“新九洲清晏”的城市花园,则引入了圆明园中“九洲清晏”的概念。其中,“九洲”之首即为国家馆,取名的“雍”,其他八洲则分别取名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 建筑的边界则融入了江南园林的概念,以弱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技术应用中国馆中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以符合环保的理念。所有的门窗使用的是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玻璃),反射热量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顶层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净化雨水,以冲洗卫生间或车辆。而地区馆平台上的覆土层能够节约10% 上的能耗。

描写世博会中国馆

文章TAG:描述上海市世博会中国馆描述上海上海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