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后10~1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铵15~25公斤。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从稻种落泥发芽到稻谷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养分吸收过程,因此,要保证水稻稳产丰产,就必须保证水肥正常供给。
1、水稻耙地多少水最好?
水稻耙地多少水最好?首謝邀请,我来答疑:收割之后、湿润为宜、便于操作、干梨一遍、放水浸泡。耕种之时,再梨二遍,如图(禾蔸田,自拍)浸泡水田有多种好处,禾蔸腐烂、不会杂草丛生!田埂不会干裂,不易于病虫繁殖。三梨三耙,高往底处耙,耙平耙碎,水寸深即可。插秧时不会浮秧,如图(来自网络)底肥放足、多放家肥,如牛粪猪粪,草木土杂灰。
2、一亩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单季稻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一般要生长90~120天,亩产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对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对较低,约占50%左右,而且分蘖肥和孕穗肥并重。具体施肥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复混肥,亩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
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双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把两茬作为一个整体,将磷肥主要给前茬,钾肥主要给后茬。二是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超过90天,产量较低,亩产多为400~500公斤,
所以施肥量比单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养分吸收高峰相对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适当少施,或只喷施一些叶面肥。具体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铵15~25公斤。
3、水稻施什么肥料比较好?需要注意什么?
水稻生长期很长,一般有185天到220天左右,从稻种落泥发芽到稻谷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养分吸收过程,因此,要保证水稻稳产丰产,就必须保证水肥正常供给。农谚说:三追不如一底,意思是三次追肥,不如一次追足底肥,因此,底肥施足是关键因素,而底肥又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佳,因这两种肥后劲足,释放时间长,同时又不会对土壤造成板结和肥害,有效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