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在深圳上下班时地铁拥挤,北京上海也是类似的情况,因为你呆的是大都市,经济发达,企业聚集,就业机会多,那里是很多有抱负有想法的伙伴逐梦的地方。深圳很多地铁站是这样的,不管你是过路还是去坐地铁,都要安检一下,并没有留出一条通道让市民过街,市民朋友颇有怨言,大家可以去深圳新闻网发帖,或者打12345电话投诉吧,投诉的人多了,地铁公司可能会改,他们自己是不会主动改的。
1、如何看待深圳的地铁?
深圳地铁有很多想吐槽的。1.深圳地铁3号线,车型小,上下班高峰期拥挤不堪,不过最让人受不了的是3号线他丫的开车一点都不平稳,一下快一下慢,弄得乘客东倒西歪,很容易产生肢体接触,从而产生误会,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斗殴......2.深圳地铁4号线设计失误,对人流估计严重不足,导致现在上班高峰期(清湖往福田方向)严重超员,市民痛苦不堪,
3.深圳地铁1号线过去对接老机场,但是现在机场已经搬迁,机场东这个站名有点莫名其妙,而且客流少,建议1号线机场东延伸到福永与11号线相连。4.2号线与5号线交汇于黄贝岭,上班高峰期大量乘客从5号线下车换乘2号线,导致黄贝岭站拥挤不堪,还出现过事故,建议5号线早日延伸到市中心区,5.原关外地铁规划严重不足。
2、为什么深圳的地铁有的在地下,有的在地上,是因为地势的原因吗?
地铁在市区的都是在地下,在关外的有在地下和地上的,第一:考虑到环境的问题,在市区也是以前说的关内,基本上都是在地下,这样对市区影响不大,市区人口密度大,如果在地上建设影响交通和环境。第二:建设成本的问题,如果在市区关内建设在地上,拆迁成本非常高,市区楼宇密集,可以基本上是拆不起的,而关外楼宇少,道路宽,基本上是农民房和工厂居多,所以拆迁成本非常低,就可以在地方建设,
3、如何看待深圳地铁站命名为“华为”?
近日,广东深圳地铁10号线开通,其中一站被命名为“华为站”引发关注。不少人前往该站打卡的同时,站名的合理性也遭到质疑,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命名规则》,「第八条站点专有用词不应出现以下情形」规定第(七)点指出:站点专名用词不应出现使用商业设施、企业、商业住宅区名称。而官方的回复是这样的:深圳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目前有相关规定,一般不得以企业名命名轨道站名,
不过,早在规定出台之前,深圳轨道交通三期规划报国家批准时,其工程站就已经被命名为“华为站”,当时并未禁止用企业名称命名轨道站点名称。该站点名称已于2016年进行公示,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通过华为的科技能力以及企业在国家的贡献力来决定命名,我觉得根本的是在当地地方的影响力而决定,但是实话说了虽然我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但是通过百度地图查询了这个地方之后,我才发现设置这个名字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在这个站的周边基本上都是华为的产业,可以说周围覆盖的产业高达70%这个丝毫都不过分,而这个地方很多产业都叫做华为为何不能叫这个名字!按照地图的指向,其实这周边的三个站都被华为的产业覆盖了,所以占地面积非常的广泛,这对于华为的开展合作,以在这个地方上班的人群无疑是一个很便利的事情,作为市政方面虽然不能从科技影响力的角度考虑,但是可以从华为的人力资源的角度以及这么多人即使很多没有在华为上班,只是在这附近其他的公司上班或者定居的人也应该知道这个地方统称的名字应该也是华为吧!毕竟华为在这里的产业这么大,我觉得抛开法律法规,这个地方的影响力已经可以称之为深圳华为城,深圳华为产业园站都不为过。
4、在深圳坐地铁上班是种什么体验?
感谢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没体会过在深圳坐地铁上班的感觉,但是从大家的描述中也能想象中上班族的艰辛和不容易,心疼在深圳坐地铁的小伙伴三分钟,大家辛苦了,其实不光在深圳上下班时地铁拥挤,北京上海也是类似的情况,因为你呆的是大都市,经济发达,企业聚集,就业机会多,那里是很多有抱负有想法的伙伴逐梦的地方。如果你每天都不得不挤着拥挤的地铁上下班,我的建议是既然命中注定这段时间要挤地铁去上班,那么不妨转换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