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成周是洛阳的人,一般持有的论点有二。洛阳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说法,起源于洛阳部分网友对西安世界四大古都的仰慕,为了能让洛阳和跻身世界,与西安齐名,所以编造出了个世界四大圣城的说法,此说法一出,在网上疯传一段时间,最后洛阳文物局否定洛阳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说法。
1、洛阳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说法来自哪里?
洛阳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说法,起源于洛阳部分网友对西安世界四大古都的仰慕,为了能让洛阳和跻身世界,与西安齐名,所以编造出了个世界四大圣城的说法。此说法一出,在网上疯传一段时间,最后洛阳文物局否定洛阳是四大圣城之一的说法,洛阳文物局回应网友提问时,回答到洛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对外没有使用过世界四大圣城的宣传口号。
2、洛阳古称洛邑,洛阳为什么会有“周公营造洛邑”之说?周公是哪里人?
周公本姓姬,来自于西岐,西岐即西土,小邦周所居。周祖名为弃,弃乃帝喾裔,帝喾五帝一,建都河南地。濮阳二帝陵,帝喾与颛顼,史前大洪水,治水弃从禹。河洛三代居,夏后首善地,弃后即周人,奉夏作农吏。夏衰失其位,西窜于戎狄,从此不务农,与戎融一体。饮毛与茹血,不用青铜器,即使与戎融,仍遭戎攻击。与戎姻或战,被迫四迁徙,
中土大邑商,奉天四海一。北疆迈幽燕,南方越湘溪,西土至流沙,东界到海底。于是小邦周,臣商朝大邑,从此战戎狄,周人满底气。战戎屡获胜,特命周伯西,古公亶父立,戎俗方贬低。从此向中原,不断文明习,周人既称臣,却阴谋叛机。中央征淮夷,都城必空虚,西人会孟津,振振立反誓。血流能漂杵,姬发终胜利,从此周代商,周人返故里。
武王登嵩山,只为把天祭,武王周公兄,周公武王弟。灭商第二年,武王即归西,临终嘱周公,迁都夏后居。河图洛书源,河洛富王气,周公测日影,以定土中地。土中在嵩山,是以营洛邑,天地之中久,而今世产遗。九鼎迁新都,天子受殷礼,以应王居中,四贡均道里。天子居中坐,四周称戎狄,都洛大周成,成周名所依。大周成康治,德化居中地,
3、“成周”指的是洛阳吗?
“成周”在西周的时候是镐京,在东周的时候是洛邑。认为成周是洛阳的人,一般持有的论点有二:一是司马迁说,“周公往营成周雒邑”,二是何尊上的“中国”二字,认为是“天下中心”的意思,洛邑的地理位置,正好是天下的中心,所以成周是洛邑。那么,我就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先说西周:第一,从“成周”的含义看东汉的何休在注解《公羊传》时说:“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
成周,就是王所居住的都城,也就是王城,西周的时侯,镐京是都城。西周的所有周王,也都没有用洛邑作过都城,所以成周就是镐京。第二,从目前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来看带有“成周”二字的最多,有近百件,带有“宗周”二字的,有28件。带有“新邑”的,只有几件,说明在西周的时候,成周的地位最为重要。能有这么重要地位的,当然是都城镐京,
第三,从《史记》的记载看《史记》在讲述西周初期的“三监之乱”时说:“管叔、蔡叔疑周公,乃与武庚禄父作乱,欲攻成周。”可洛邑在这时候还没有修建呢,何谈攻打成周呢?所以,成周明显指的是镐京,第四,从周公自己说的话中看《史记》上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司马迁在写这件事的时候,用的是周公的口气,也就是说,这句话是周公自己说的,“我死以后,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周成王”,
那么,周成王当时在哪里呢?当然是在丰镐。所以说,成周就是镐京,而且,镐京附近的“毕原”,是西周王室的陵地,周公旦不可能把自己葬在遥远的洛邑,最后,周公旦被葬在了他父亲周文王的墓旁,第五,关于“周公往营成周雒邑”这句话是司马迁自己说的,他是站在东周的角度说历史。一方面,这里的成周,是都城的代称,另一方面,洛邑在东周的时候,被称为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