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古墓博物馆坐落于邙山脚下,我喜欢它主要有三个原因。洛阳牡丹是看出来的,敢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芙蓉国里尽朝辉,曾有傲骨拒帝宣,《牡丹之歌》唱响了九朝玄皇的洛阳,我最喜欢洛阳北邙山脚下的古墓博物馆,这就是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传说的由来。
1、你最喜欢洛阳哪里?
我最喜欢洛阳北邙山脚下的古墓博物馆。“生居苏杭,死葬北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北邙山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生命归宿,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去世了,李纨说她小小年纪就做了“北邙乡女”,洛阳的古墓博物馆坐落于邙山脚下,我喜欢它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免费,刷身份证就能参观,非常经济、实惠,为老百姓着想。第二是馆内有北魏宣武帝元恪的景陵,游人可以直接走入昏暗的墓室,体会原滋原味的帝王陵,
第三:图文并茂,介绍了历朝历代古人的丧葬文化,知识点给的很足,使人收获颇丰。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两件:生存与死亡,死亡是大数人忌讳,可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通过接触死亡、了解死亡,我们可以有更豁达的人生观,更清晰的人生定位,面对得失,也会有更好的心态。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2、洛阳关林怎么样?
关林是洛阳的老三景,龙门关林白马寺,关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海内外千百座关庙,唯有此处独称为“林”,它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历代的皇帝,文人墨客都极力赞美关羽,到了清朝,关羽被称为“武圣人”,在以前,皇帝的墓为“陵”,士大夫的称之为“墓”,老百姓的称之为“坟”,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之为“林”,由此可见关羽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3、洛阳牡丹为什么这么出名?
洛阳牡丹是看出来的,敢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大而不松散,色艳而不夺香。众芳互不排挤,春来时尚芬芳,洛阳牡丹是唱出来的。《牡丹之歌》唱响了九朝玄皇的洛阳,富贵自古始磨砺,埋茎寒冬才娇艳。芙蓉国里尽朝辉,曾有傲骨拒帝宣,洛阳牡丹是吃出来的。溜溜爽的洛阳水席招摇着她的风姿,尤如王雪肌上最明亮的冠,
4、为什么关羽坟有洛阳当阳之争?
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的关陵,原称“大王冢”,坐西朝东,面临沮水,和景山遥遥相望。关陵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三大关庙,已有1700余年历史,关陵是为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乃关羽之陵寝,2006年5月,关陵作为三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巧袭荆州,占据江陵,遣将击关羽,追至当阳,于临诅杀关公,但恐刘备兴师问罪,于是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又按诸侯之礼葬其尸骸于当阳境内。曹操识破东吴计谋,也以诸侯之礼将关羽头颅葬于洛阳南门外,这就是关羽“身卧当阳,头枕洛阳”传说的由来。全国现有三处关羽陵墓,一是关羽故里山西解州衣冠冢,称为关庙;二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三是当阳关陵,
关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关林在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2008年由洛阳市申报的关公信俗,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信俗”的遗产地,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