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取益州,专心发展巩固荆州,荆州还会不会丢了。如荆州不丢,关张不死而诸葛亮再活二十年能否统一国家,这种假设最少说蜀国不像失去荆州那样龟缩在益州,这里还有一个主要问题,没提及刘备,若刘备死了,关羽,张飞能否一切听众诸葛亮的命令,这里最少蜀国有三个重臣与诸葛亮不对,托孤重臣李严,征西大将军魏延,最傲慢的关羽,以这三人的脾气不可能顺从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策略,当然荆州不失也不会选出祁山了,这必竟是个比方,关羽顺从刘备不一定能顺从诸葛亮,若内部不统一也是后患无穷。
1、如果关羽不死或是蜀汉不丢失荆州,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关羽如果没有死,荆州不丢,那么有三个可能的前提,第一是刘备的二舅子孙权没有背刺,想要拖延背刺技能发动的前提条件时关羽同意与孙权接亲家,这样可以暂时缓住孙权夺取荆州的计划,但背刺依旧会发动,只是可能会稍微晚一些。不过考虑到孙权那眼光,如果关羽陷入苦战,无法短期内解决襄樊,依旧有高概率发动背刺,那么接下来就需要第二个前提条件了,糜芳和傅士仁二人在关羽军中主要负责的工作是粮草和武器装备的供应工作,也就是物流专员加后勤部长的职务,关羽其实并没有追究他二人倒卖军需物资的重罪,仅仅找了个失火的由头警告一下,没想到这两人大风大量都过来了,尤其是糜芳,那是刘备的亲戚,早年跟随刘备转战南北,多次患难与共,万万没想到却在这里这么不禁吓,直接投降孙吴了,导致孙吴水军直接并进宜昌,截断了关羽后退的道路。
因此关羽想要活命的第二个条件就是撤换二人,但糜芳又是刘备的亲戚,所以不能杀掉,只能送回成都交由其兄糜竺发落,但关羽军中缺乏适合驻守江陵要冲的将军,当初刘备带黄忠,魏延,赵云,张飞和诸葛亮入川以后,留给关羽的班子只有二把刀参谋马良,行政主管潘濬,此二人都不适合领导军事作战,而关羽手下的军官只有赵累,关平,廖化,至于周仓那是虚构的人物,所以不能计算在内。
这样算来驻守江陵的只能从赵累或者廖化二人中选择了,(王甫是否在荆州存在争议,所以暂时不计算在内。)不论是选择赵累,还是选择廖化,二人都能做到死战孙吴,也就能够给关羽回师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第三个前提条件是曹军不会发动追击,熟知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徐晃并没有追击关羽,关羽交徐晃这个朋友可以说交得非常有眼光,公私分明还能合法地放放水,而且当时曹军其他援军还在运动中,也来不及追击关羽,这样一来在江陵死战的前提下,关羽及时回防就可能稳住局势,就算无法稳住局势也能退回四川。
不过如果丢失了荆州,就算关羽退回四川也没有意义了,因为曹军接下来就会像历史上一样去堵出川路口防止季汉(蜀国)出兵,而且关羽已经58岁了,在汉代算是高寿了,就算没有死于战乱,接下来想要在战场上活跃的机会也不多了,反之如果荆州没丢,关羽成功稳住了局势,那么蜀国此时坐拥汉中,上庸,关羽依旧坐镇荆州,三分天下的战略并没有被破坏,蜀军依旧对襄樊构成夹击威胁,那么曹魏集团就要长期屯扎大量兵力在襄樊防备刘备。
2、如果荆州不丢,关羽张飞不死,诸葛亮再活20年,刘备的大业能成吗?
谢谢邀请!如荆州不丢,关张不死而诸葛亮再活二十年能否统一国家,这种假设最少说蜀国不像失去荆州那样龟缩在益州,这里还有一个主要问题,没提及刘备,若刘备死了,关羽,张飞能否一切听众诸葛亮的命令,这里最少蜀国有三个重臣与诸葛亮不对,托孤重臣李严,征西大将军魏延,最傲慢的关羽,以这三人的脾气不可能顺从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策略,当然荆州不失也不会选出祁山了,这必竟是个比方,关羽顺从刘备不一定能顺从诸葛亮,若内部不统一也是后患无穷,
诸葛亮此人并没有演义上说的那样神,善理政不善出奇谋,统一国家难度很大,像关羽那样仇视东吴,很不友好,口出狂言,不懂政治,很难与友军共同对付魏国,单凭蜀国之力多个诸葛亮,关张能起多大作用,而荆州对吴国同样重要,要吴国让步是绝不可能,鲁肃这么厚道之人曾单刀赴会索要荆州,在利益面前蜀国更不让步,这方面永远达不成统一,也就是吴国和蜀国之间存在大的隐患,也给曹魏各个击破的机会,也就是说,即是荆州在关张在也难统一,若说再给曹操二十年时间是统一有望,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