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山火在日间较难看见,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火烟味,如发现山火,除非山火范围很小以及有安全的逃生路径,切勿随意试图扑灭山火。四川气候是多样性的,外地的朋友基本对四川气候认识,就是觉得四川温润,气候湿润,到处都是葱绿绿的一片,三天两头还要下点雨水,这样的湿润天气森林咋会火灾频繁呢。
1、四川凉山多次爆发山火的原因是什么?
近些年来,凉山多地接连发生大型森林火灾,且死伤几十人。究其原因,与当地的地型地貌、气候特点,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有关,凉山多大山、深谷,气候特別。此地一年只有两“季”:当年的6日至10月是雨季,几乎每天有雨;11月到次年的5月为旱季,几乎不下雨,空气十分干燥(湿度几乎为0),加之气温高(可达30度以上),极易引起山火,
在五、六十年代,国家曾在凉山地区进行大范围的飞机播种造林。这些树种多为富含油脂的云南松,现今早已成林,且地上堆积了厚厚的松叶(当地人叫松毛)。这些松叶和枯草、松树,都是极好的可燃物,在天干物燥的旱季,一亇烟头、一次雷击,都可以引起森林大火;且因山地崎岖,沟深谷险,风向难测,一旦火发,十分凶险,很难扑灭,
这是自然因素。深山中的居民多有野外用火的习俗,焚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烧荒、焚烧农作物的桔杆等等都很普遍;近些年,又添加了野外烧烤的旅游项目,更为有车的年轻人所追捧。这些人为陋习再加上山高皇帝远,基层政权薄弱,防火宣传和监控都很难到位,再加上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就使凉山几乎年年都有几场森林大火,且一经形成便很难扑灭,
2、四川凉山木里山火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伤亡?
该冷静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遇到不可抗拒的灾害应三思。不是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水火无情!哪是没了解它的习性,做为原生态林或人工林山上火路还是要修的,据视频看该山是没有修火路的,不做好防范永远都是疼。现在层层落实责任制,难道该林区的受益户不去冲在第一线的么?真的无语!军人是一声令下勇往直前的,才二十岁左右我们叫新兵蛋子,有山上扑火的经验么?离火点几十米都是热浪,拿个喷风箱喷余火可以(该风箱靠猛风灭火距离在十五米内)。
3、四川西昌再发山火,做饭吃,引发山火,会怎么处理?
做为一个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多年的林业工人,客观的讲,还真没遇到过因做饭时烟囱冒出的火星引发森林火灾的事情,早些人有的人会用空心木做烟囱,偶尔也会发生火灾,但因扑救及时,只能烧毁房屋,并没有引发森林火灾。因做饭时烟囱冒出的火星引发的森林火灾,据我分析无非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炉灶与烟囱的设计不合理,烟道过短烟囱抽力过大,加之当天风力太强,自然会把炉灶内的余火抽出去,一旦余火落到干燥的易燃物上,势必会引起火灾,
其二,房屋距离林地过近曾经见过有些地区的房屋就建在林地边缘,有的房屋与林地的边缘距离不足十米甚至是更近,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关于对做饭而引起的火灾该如何处理,我个人为这与故意纵火不同,这应该属于意外现象,如果过火面积达不到森林火灾的面积,应当对当事人批评教育,责令其对自己的烟囱进行整改,如果过火面积过大,造成较大的损失,那就应该按照森林防火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按照森林防火条例有关规定,受害森林面积一公顷以下,死亡一人以上三人以下或重伤一人以上十人以下的称为一般火灾,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只能称为火情或是火警,
这次山火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尽量把距林地较近的居民撤离到离森林远一些的地方,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房屋和林地之间开一条至少三十米宽的防火隔离带,此外,有的地区为了搞好森林防火,采取风大天气不允许生火做饭的办法,我想也可以拿来借鉴一下。浅谈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4、为什么四川凉山再发山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