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天价彩礼任重而道远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河南濮阳市明确提出要移风易俗,遏制天价彩礼,明确规定彩礼最高不能超过6万。感谢邀请,彩礼不能超过三万元的新规出现在河南邓州,邓州也是河南偏远的一个县级市,河南某县出台彩礼“指导标准”称不得高于6万。
1、河南某地规定结婚彩礼不超过三万元,对此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彩礼不能超过三万元的新规出现在河南邓州,邓州也是河南偏远的一个县级市。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地方有不超过六万元的规定,但这些规定都不具备法律效应,仅仅是作为一种指导性的措施,我认为越来越多的地方能够出现这样的政策,也说明了人们的呼声越来越高,彩礼太多也成为了人们的沉重负担。比如像我们老家那里结婚,要房子小轿车就要几十万的开销,还有见面礼、彩礼、酒席等等,算下来几乎是花掉一代人的积蓄,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难以负担,
在彩礼问题上我觉得还是力所能及为好,并且在低彩礼上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大家都是依靠过去的习惯相互攀比,那么大家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彩礼就该这么多,但是一旦出现了与众不同的低彩礼,就无疑是给了别人一种示范,我相信这些规定在将来也绝不是一纸空话,非常值得提倡,总之,我认为这也是大家自我拯救的做法,也说明结婚是越来越重视感情,彩礼也毕竟是一方面而已。
2、河南彩礼高吗?
感谢邀请,河南的彩礼在城市不高,在农村地区是比较高的,这个高也是相对于人们的收入水平而言的,一个人不吃不喝三年才能攒齐彩礼的情况并不少见十万是河南农村地区比较常见的彩礼钱,按照月薪三千计算,最起码需要三年才能攒够十万块钱。俗话说在农村地区结个婚,父母都得脱层皮,这种说法也形象的说明了高彩礼带来的负担,
早在2017年2月份就有报道称:在河南安阳,新郎因11万天价彩礼钱锤杀了新娘,让喜事变成了悲剧。彩礼高不仅是因为男多女少,还有攀比心理在作祟尤其是在河南农村地区,男多女少的情况十分明显,几乎哪个村里都会有几个“光棍汉”,一部分女方父母在嫁女儿时也是以高彩礼来突出面子,俗称“金贵,有脸“,而一部分新娘也是把彩礼当做了衡量自己重要性的一个砝码,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看谁谁结婚的时候彩礼就那么多,难道我不重要吗?“。
遏制天价彩礼任重而道远在2018年年底的时候,河南濮阳市明确提出要移风易俗,遏制天价彩礼,明确规定彩礼最高不能超过6万,在2019年2月19号的一份中央1号文件中,也首次提出了要遏制农村天价彩礼的现象,但人们的攀比心理依然存在,而作为一种风俗,也无法用法律强制性规定,因此遏制天价彩礼任重道远。总之,我认为河南的彩礼还是挺高的,河南的人均收入排在全国省份第17位,仅高于一些西部省份,在农村地区更为贫困,
3、河南某县出台彩礼“指导标准”称不得高于6万,你们村彩礼都多少钱?
河南某县出台彩礼“指导标准”称不得高于6万。这是河南濮阳台前县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出台的具体办法,这可是接地气的一大好事,有利于抵住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恶风劣气。我们老家这几年的彩礼也是水涨船高,从80年代一辆自行车或一台电视机、收音机就能娶媳妇,到9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三黄一窝机”,即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和洗衣机、缝纫机、电视机、电话机等家用电器,房子用老家的,和老人一块住,外加几千到一万不等的彩礼,就可以娶到媳妇,当然对于富裕的家庭而言,条件会更高更好,但在那个年代谁家要是万元户可也算是不得了的事情,
90年代晚期,除了以上“硬件”,还要钻戒、新房,彩礼也是开始迅猛的翻涨,有的朋友结个婚彩礼得要好几万。2000年后,就更离谱了,除了以上“硬件”,还要得在城里有套新房,要有辆车,要有一定数额的存款等,有的家庭甚至还要“门当户对”,自己是大商人,也要找个非官即富的人家农村无背景有能力的小伙都白搭等等,总之是见多了,也就无奈的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