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南人口生育率比较高河南人口基数本来就大。这次人口南迁的特点是时间长,阶层广,人口多,说明河南高中人数多从而说明河南中考升学率高,整体来可以把移民的路线共分为东西两个地区,东区包括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以及山东河北和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
1、河南人口不是第一。高考生年年第一☝️为什么?
通过人口普查我们得知,我国人数最多的是广东省,其次是山东省,第三是河南省,第四是四川省,但是参加高考人数的排行榜却是河南第一名,100万 ,其次是广东76.8万,接着是四川的人数65万,山东的是55.99万,安徽的是51.3万。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河南总人数处于第三名,但是高考人数处于第一名的位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河南中考升学率高,注重教育高考只有高中生才有参考资格,说明河南高中人数多从而说明河南中考升学率高。河南地处中原,历朝古度纵多,因此河南人很注重教育。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河南入学率比较好,从而高中人数多。而广东人由于经济发达很多青年创业多,为了拼生活而结婚迟生育也比较迟,
所以广东没河南人那么注重教育高考人数也少一些。二、河南人口生育率比较高河南人口基数本来就大,由于经济不算太发达。河南又位于华北平原土地面积大,需要大量劳动力。从而导致河南人一般多生,一个少见二三个不为稀奇,三、河南考生复读率高河南高考人数本来就高而录取人数并不高造成河南很多成绩还算比较优秀的考生考不上大学。
2、有多少江苏人的祖先是河南人,南北迁移有多少河南人呢?
说不少江苏人的祖先是河南人是有历史根据的,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北方人口迁入南方的高潮。分别是晋朝后期的永嘉南渡,安史之乱后的北人南迁和宋朝的衣冠南渡,北人南迁的规模有多大呢?以晋朝的永嘉南渡为例,八王之乱,叠加北方少数民族内迁,造成了黄河流域常年的战乱厮杀,老百姓生为了规避战乱,被迫南迁,它的数量要占到黄河流域和附近地区原有人口数的6/10到7/10,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规模。
永嘉南渡之后,在建兴五年,就是公元317年,难逃的皇族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政权,大家知道建康就是现在江苏的南京,所以说江苏流入了大量的河南人口,这是没有疑义的,根据历史的记载,永嘉南渡的移民来源遍及北方的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甘肃,陕西和安徽的一些北部。这次人口南迁的特点是时间长,阶层广,人口多,
首先时间长,移民的高潮经历了一百多年,整个一个波长,达到300年。第二个就是规模非常的大,大约要占到南方总人口的1/6以上,第三是阶层广泛,从皇室贵族到普通的士农工商,几乎囊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那么移民的路线是什么呢?整体来说,可以把移民的路线共分为东西两个地区,东区包括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以及山东河北和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
其中特别是江苏地区接纳的流民为数最多达到了26万,最为集中的就是在今天的镇江,常州一带,当时叫做南徐州,当时的统计就是有22万人口,几乎占了全省外来流入人口的70%,这是移民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后来有学者考,江苏的苏南吴方言区,后来基本上就是以镇江为一个分界线,这就和北方人口大规模的迁入有直接的关系。
北人南迁对于江南是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其实有很多学者写过类似的论文,他们就认为其实是北方人口再一次重塑,重造了江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版图,首先是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大家知道在战乱逃离的时候能够经历长长距离的迁徙还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一些青壮年的人群,这些最有活力的劳动力给江南的农业带来了超长超常的发展,
其次是造成了土地开垦面积的扩大。南渡之前的一些肥沃的土地已经被江南的土著开发完毕,那些源源不断进入的新的移民,没有现成的土地可以耕种,那么他就开始开垦荒地滩涂,这样的话造成了整个一个江南地区可以耕种的面积进一步的扩大,第三点就是北人南渡带来了比较先进的农业技术,大家应该承认,当时在晋朝的之前的时候,中原地区还是一个农耕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的一些农业技术还是占有优势,比如说一些铁器和牛耕的技术,后来都是由中原包括河南这一块的,带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