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君主制时代,还是在民主共和制时代,选都的地址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其东去三百里,地在今甘肃甘南、陇南二州,正好在岷山之北,没错,如果按照《史记》所述,从黄帝时代开始,算上三皇五帝,那么中国差不多是有着近五千年的历史,这也是所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来由。
1、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都在哪里?相当于现在的哪个城市?
谢谢邀请回答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大致来说是在今甘肃省的下部以及今山西省,若在往后一点的话就是今河北省和河南省了。也就是说,中华民族是围绕着陕西省、河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发展而来,到秦王朝统一华夏之时,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逐渐的发展到包括南到两广北到长城一带、东至山东和江苏,西到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一个统一文化、统一号令的庞大帝国。
不管是在君主制时代,还是在民主共和制时代,选都的地址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风水学是不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我不太清楚,但我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但凡一个强大而长久的朝代,大都是在关中地区建都,而中兴的王朝一般大多在中原地区建都,而有些地区看起来很是富庶繁华,但却不适合把都城建在那里。
在小说《说岳全传》的第四十五回,李纲曾有这么一段话:自古中兴之王俱起于西北的关中地区!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大秦王朝、西汉王朝、隋朝、唐朝等这些强盛的王朝的都城都在西安或者是西安附近,次为洛阳,这也是一块好的风水宝地,东汉、三国时的魏国、西晋、也都在洛阳建都。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先前的长安和洛阳开始变得衰败,于是新兴的开封和北京地区也成了建都的宝地,
开封在战国时代是魏国的都城,当时叫大梁。在唐王朝灭亡之后,随着五代十国群雄争霸,它则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政治中心,围绕着汴梁不断的更换一个又一个的政权,最终由赵匡胤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宋王朝,而北京发展的则较晚,它在春秋战国时代是燕国的都城,后来大金国把它作为都城,叫做中都。后来元明清三个朝代也把它作为都城,
除了上述这些比较有名的都城之外,其它的如南京、杭州、武汉等也曾做过一些朝代或者是一些小国的都城存在过。但是这些地区就不行了,不是没有什么名气、就是风水不够吉利,一般在此建都或者是临时作为都城的,不是一个很弱势的王朝就是一个寿限很短的王朝。以南京为例,在历史上孙权、洪秀全和明初的朱元璋都曾把它作为都城过,但下场都一般很短或者是很弱势,
2、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
翻检《辞海》《辞源》及海内外华文辞书,“故里”皆“乡梓”之意,即出生的地方。但“故里”一词,如今看来,已经被利欲熏心之徒用滥了用臭了,成了地方历史造假的代名词,其实大可不必宣扬什么“故里”,一者你没有严谨的文献论证、考古证实,光凭地方志喊些口号得不到学界认可,就算雇几个“明星”站台也只会恶心全国人民,纯属停留在打把式卖艺、吹口哨走夜路的档次。
二者几千年的人口迁徙、民族演变下来,即使名人故里在那儿,也跟你八杆子搭不着,捞名人沾死人光只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浪费民力财力去赚臭名声,因为历史人物是民族的共同财产,谁也没有私占、挪用的权力。从传世文献来看,没有黄帝故里的记载,炎黄集团属于先羌族,为华夏族的前身。古籍所载的轩辕国、轩辕丘、轩辕谷、姜水、漆沮水、涿鹿、桥山,都是黄帝留下的足迹,都不足于称“故里”;反而有力证实了炎黄集团由西北向东方迁移的发展史,
这与分子人类学所揭示的先羌集团由喜马拉雅山西麓进入渭水流域,分化出羌、藏、戎等民族的结论相符合。有学者大胆指出:昆仑山在帕米尔高原,那儿才是黄帝故里,我看也没什么大毛病,可以这样断言:如果能确定黄帝DNA,我相信川藏甘地区羌族的血缘相近度要高于现今汉族地区,因为羌人至今仍是族内婚,大家知道,汉族是以儒家文化为认同的融合民族,血缘杂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