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黄石人,在黄石生活了四、五十年,我来说说吧。黄石也是因厂设市、先有工厂、后有城市的,我想,这个困惑黄石人多年的答案已经显露出了山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解套、松散、解体,最先的痛楚其实不是表现在四大厂矿身上的,而是黄石的后起工业,就是黄石自己办起来的那些国企,先后都呼啦啦倒下去了。
1、黄石有什么好的公司?薪资待遇怎么样?
黄石虽然是一个四线城市,但曾经作为湖北第二大城市也辉煌过,目前来说,还是有些不错的公司,当然还是与那些五百强有些差距。首当推荐劲牌公司,从一个面临破产的国营小酒厂到现在年产值百亿的民营企业,没有生命力,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不可能成长这么好,除了劲牌,黄石地区还有几个比较大的公司,东贝集团,三丰智能,捷达金卡,航天电缆,华兴玻璃等等。
2、湖北省黄石市现在发展怎么样了?
我是黄石人,在黄石生活了四、五十年,我来说说吧,黄石经济的骨架,原先就是四大厂矿,就是大冶钢厂、大冶铁矿、大冶有色、华新水泥。这些都是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都是央企、国企,大型央企、特大国企,黄石也是因厂设市、先有工厂、后有城市的。八十年代以前,黄石在湖北绝对的是黄老二,武汉之后,前无二人、后无来者,不可一世,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解套、松散、解体,最先的痛楚其实不是表现在四大厂矿身上的,而是黄石的后起工业,就是黄石自己办起来的那些国企,先后都呼啦啦倒下去了。那么,一个国家级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一个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和兴建重工业而立市,因厂设市、因矿设市、因工矿立市的典型的重工业城市,一个曾经号称新中国重工业摇篮、湖北省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明星城市,因矿而生、也因矿而懈怠、因矿而停滞不前,犹如东北重工业基地、犹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许多地区一样,改革开放以后,慢慢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掉下队来,现已成为了湖北的第八、第九,在国家经济版图上,也早就失去重中之重的份量。
那么,这样的依靠资源生存的地域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如何将产业失衡的比例调整到合理的区间?这确实是国家和城市经营者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大事,那天,我携妻一起登顶黄石有名的东方山,站在山顶之上,一览大地,全部都是被挖掉半边或者深挖了数千米的矿山。漫步山头,我们欣喜看到,除了矿山,已有成片赤裸的山体在逐渐复垦,千疮百孔的山林植被正在逐步恢复原有的面貌,
其中,最大的矿体——武钢大冶铁矿的亚洲第一天坑已经建成了国家矿山公园,紧邻的东方山上已经开发出了登山步道、东方天池、慈光精舍、熊家境度假村等休闲旅游场所。世世代代靠开山挖矿谋生的人,已经知道:资源是有限的,不能肆意开采,取之无度,耗尽家底,祸及子孙,山上,东方朔开设的寺庙香火正盛、石达开抵御清军的战壕正在修复,为纪念一代伟人毛泽东两次视察大冶铁矿树立的巨幅雕塑和矿山博物馆、纪念馆、开采了一百多年巨大矿坑成了黄石最具吸引力的工业旅游的历史展示窗口。
下山的路上,农家乐里的主妇在向游人招手,滴滴、出租、私家车络绎不绝,上山锻炼的人一波接着一波,盘山公路直达山顶,亭台楼阁处处显现,黄石的山上不仅蕴藏的天然的宝库,同样蕴藏着可供人们健身、休闲、陶冶情操、缅怀历史、激荡未来的精神食粮。经济转型该怎么走?我想,这个困惑黄石人多年的答案已经显露出了山水,山脚下,世界第二大的东贝压缩机厂正在机器轰鸣地加班生产;往东六十里,中国最大的保健酒厂劲牌酒业也在已每年交税数十亿元的速度在快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