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韶关产业发展未来前途无量,建议加大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流的生活环境和营商环境,聚焦重点产业,聚集高端人才,相信在十四五期间会大有作为。韶关区域经济的基本情况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江、武江、北江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韶关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目前韶关市辖区与县市之间经济差距明显,市辖区发展良好,县市仍需努力。
1、韶关未来的发展在哪里?
一是工业。没工不富,韶关的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原来小三线建设时奠定了良好的工业基础,矿产丰富,电力资源充足,原材料充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韶关学院和高级技师学院,培养和提供了人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的出路还是在工业,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吸纳大量的人员就业、税收的增长、消费的扩大。
二是农业,韶关农业资源禀赋好、品种丰富、发展潜力大,人均土地多,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是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地方,是省布局粮食和畜牧业生产优势产区。三是旅游业,老天爷为韶关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红色遗产独占鳌头,具有发展的潜力。四是商业,韶关与湖南的郴州、江西的赣州相接,是广东连接全国的北大门,也是连接珠三角的桥头堡,商业发展将会使经济活起来。
2、目前韶关有新的产业发展吗?
韶关区域经济的基本情况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江、武江、北江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韶关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粤北区域中心城市,目前韶关市辖区与县市之间经济差距明显,市辖区发展良好,县市仍需努力,韶关目前存在的机遇与挑战韶关市发展处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相互叠加期,短期性问题和长期性问题彼此交织,疫情之后经济形势复杂,面临压力很大:仍存在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市场主体不多,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的情况;重大项目、优质项目仍需提升,产业项目支撑不足,有效投资多有乏力之态;县域经济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没有得到充分缓解。
2018年,韶关市GDP为1344亿元,位居广东省第16位,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韶关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是关键如何将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如何寻求新动能,如何提升产业竞争力,是摆在韶关市面前非常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正是培育新动能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过多年的发展,韶关市已经形成了以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烟草、制药、玩具等为支柱的工业产业体系,同时培育发展了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其中医疗健康产业依托中草药种植优势和生物医药基础,正在打造粤北地区乃至广东省重要的医药健康产业制造中心和健康养老基地,一、未来现代产业体系如何构建呢?1、以信息化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韶钢以智慧制造为引擎,主打冷镦钢、轴承钢及汽车用钢为核心的中高端棒线产品,推动高质量发展,韶钢智慧中心实现了铁区和能介生产的大规模集控、无边界协同和大数据决策。
信息传输业业务增加值增长率30%,建成5G基站17座。“一杆多用”141根智慧灯杆试点项目全部建设完成,韶关冶炼厂搬迁项目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和环评报告审批。南雄犁牛坪、新丰金竹、乳源大布等风电场已建成投产,韶关电厂2台600万千瓦机组、华电南雄“上大压小”热电工程一、二号机组已并网发电。韶能浈江、新丰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试运行,
2、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广汽南方(韶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项目正式动工,“华南数谷”云计算中心、广东联通智能BPO、广东移动5G智慧城市及大数据产业合作稳步推进,华韶数据谷项目开工仪式启动,博雅生物制药(广东)通过GMP认证并投产。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生机勃勃,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建成并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