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参照城市类型规则,襄阳属于大城市标准。但愿,襄阳能够及时找出短板,拉近均值,张九龄的《登襄阳砚山》昔年亟攀践,征马复过来,襄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地位尤其重要,襄阳城,金庸笔下无数次站在历史舞台中央的军事重镇,也是各路英雄豪杰汇聚的地方,各路人马纷纷上场,无数故事峰回路转,都在这个襄阳城。
1、襄阳作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市民生活水平怎么样?
感谢襄阳网友的信任并邀请回答本话题!就这个问题而言,人与人不同,有的生活条件好,有的生活水平一般甚至不好。观点如下:①参照城市类型规则,襄阳属于大城市标准,听起来、看起来感觉这座城市还不错吧。不仅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还是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同类城市经济三强之一,从招牌上来看,许多人都以为本地人应该生活水平挺高的。
②市区集中着全市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襄城、樊城、襄州、高新、经开(东津新区),中心城区人口最多的就是樊城区,该区主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平均工资在2500至4000元左右。全市工资最高的地方是高新区,平均工资3000-4500元,但是高新区是工业区,大多都是进厂,劳动力度很大,相对于樊城区的工种要累许多。
③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生活水平,首先就要以人均收入为主,说实话,襄阳薪酬收入并不高,很难满足每平8000元以上的商品房。④当地人的出路呈多元化,一是有技术、会手艺的,基本上都是200-400元每天。二是外出打工的,只要是沿海地区,都能获取翻倍的收入,三是有资源进国企的,高新区部分工厂“世袭制”高级工人旺季月入不低于4500元。
四是销售行业,主要在商场、市场以及各类企业,底薪加提成的,一般都在三千块以上,女性销售待遇不错,据我了解好多都在六七千,⑤中规中矩地讲,襄阳全市人民群众大多都具有知足常乐的个性。待在厂里月入两三千的生活显得很安逸,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襄阳在薪酬收入和物价比较显得微不足道。可以说,襄阳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仅仅是得过且过的状态,
总体来说,低收入人群占据六成及以上,间接表明当地人生活水平一般。造成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则众所周知,工资常年不涨,也就除了工资难涨之外,其他的都能涨。因此拉出物价差,最终导致薪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难以想象未来越来越高的物价怎么面对,但愿,襄阳能够及时找出短板,拉近均值。最起码要把衣食住行的物价控制在一定程度,至少要保证60%以上的老百姓消费的起,
2、很多小说里面都提到襄阳之战(宋代),为什么会选择襄阳?你怎么看?
原因只一个,襄阳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为兵家必争之地。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后,其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但两年后也死了,在此期间,蒙古军曾进犯过四川,但被南宋大将余阶击败。1251年,拖雷的儿子蒙哥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发动了针对西亚和中亚的第三次西征,同时大举进攻南宋,为避开长江天堑,采取了迂回包围战术。
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率10万大军长途奔袭灭了大理国,俘获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此时,南宋已陷入蒙古的军事大包围中。不幸的是,南宋抗蒙名将孟珙、杜杲此前相继病逝,于是,第二次蒙宋战争开始了。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由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一举攻克了成都,此后宋军节节败退,四川大部失守。蒙军顺嘉陵江南下,但在合州遇到了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此后,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被石炮击中,当晚死在营中,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忽必烈率领的北路军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国抢夺汗位,正好南宋权臣贾似道背着朝廷前来议和,正中忽必烈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