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晋语》记载,“昔少曲娶有蹻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正因为炎帝诞生于今宝鸡地区,所以历史传早在黄帝时代,宝鸡地区就已经开始了对炎帝的祭祀,成而异徳,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的臣子苍颉庙在陕西白水,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和黄帝手植柏差不多年龄的老柏树,距黄帝陵百来里地。
1、黄帝故里在河南省新郑,那么炎帝故里在哪里?
炎帝故里应在陕西宝鸡据最早的史料记载,在距今约5000年前,陕西宝鸡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即姜炎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宝鸡是炎帝的原生地,是姜炎文化、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国语•晋语》记载,“昔少曲娶有蹻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徳,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徳之故也。”这是目前,我们能够搜寻并看到的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另据《竹书纪年》记载,炎帝“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看官要问,那么姜水何在?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渭水注》中说,“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郦道元在这里明确说,姜水是今宝鸡渭水流域的一条支流。
正因为炎帝诞生于今宝鸡地区,所以历史传说,早在黄帝时代,宝鸡地区就已经开始了对炎帝的祭祀,近现代以来,炎帝目前有五省六地之争。说法最多的是陕西宝鸡(主要根据是古人和原始史料记载,有炎帝祠考证),另外四地分别是:湖南会同县连山(主要依据是,炎帝也称连山氏,这种看法是认为出生此地,或者在此地活动而得名);湖南株洲炎帝县(有炎帝陵为证);湖北的随州(主要依据是有神农井、神农宅,炎帝庙、炎帝神农氏等古建筑);山西高平(据说是有诸多的考古发现);河南拓城(据考古发现有炎帝活动痕迹)。
炎帝作为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传说色彩浓厚,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明了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翻土的农具,教子民种植粮食;他还带领部落子民创造了陶器和炊具等生活主要用品。传说他带领部落与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从历史记载中可以追寻到炎帝之身影,炎帝征战、活动和势力范围是比较大的。很有可能在连山、株洲、随州、高平以及拓城等地方活动过,
2、“黄帝成于姬水,炎帝成于姜水”,姬水到底是在新郑的潩水还是关中的漆水?
黄帝时期,河南大象多,全国也就几百万人口,分到河南现在一个县也就几万人,黄泛区,种庄稼遭灾,遇到灾年就沿洛河向西跑回老家。陕西关中,南北都是高原,土层积累了几百万年,人类没有断续过,黄帝的臣子苍颉庙在陕西白水,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和黄帝手植柏差不多年龄的老柏树,距黄帝陵百来里地。其南边百十里渭水北岸有距今6000年的白家遗址,再往西30多里有杨官遗址,往南30里有零口遗址,姜寨遗址,半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多如如今的村镇,
能称帝,得臣子百姓多,土地多。河南的洛河发源于陕西关中向东流如河南,上风上水,人口多了到下游人口少灾害多的地区开发荒地是可能的,仰韶就在那块地区,白水在陕西洛河的边上,洛河与黄河基本平行,是人口密集区,河洛文化发源地,总之,陕西洛河往西有沮水,就是祖水,据说就是黄帝长大的地方,郑在陕西,新郑在河南。如同约克在英国,新约克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