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尚没有县级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县级部门机构改革后,多出来的人员怎么分流,党政机构改革同步还会带来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和交通综合执法改革,目前都还没有具体详细的方案,只是大的指导性意见,县级农业机构改革是经县委、县政府集体研究,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牢牢把握农业农村部、省、市级机构改革的方向,出台适应本地区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1、县级农业机构怎么改革?
2018年4月份,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拉开序幕。组建农业农村部,不再保留农业部,相关职能也进行了调整。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有关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职责整合在一起,随后,省,市、县区参照农业农村部改革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都陆陆续续进行改革。县级农业机构改革是经县委、县政府集体研究,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牢牢把握农业农村部、省、市级机构改革的方向,出台适应本地区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笔者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多年。以我区为例,本次机构改革的内容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林业职能全部划转至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即过去的国土局),二是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区财政局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国土资源局义安区分局的农田整治项目、区水利局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划转至区农业农村局职责范围。
这是与农业农村部机构改革同步的改革内容;三是将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区交通运输局;四是我区扶贫办挂靠农业农村局,这是我区的特色,因为我区在此之前就已经宣布全面脱贫,县级农业机构改革作为最基层的农业机构改革,不仅提高了基层农业农村的建设效率,更加凸显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为更好的服务“三农”奠定了组织保障。
2、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怎么改革?
在已经组织实施的省市县三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中,明确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整合到农业农村局,撤销单独设立的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农业农村局合署办公,或者成为农业农村局的内设科室、股室,最早进行的部委党政机构改革中,也是将原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职能整合到农业农村部,省市县改革,实现了全国上下相关职能对应统一,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展项目管理和监督。
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基本都是参公事业单位设置,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原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基本上都是连人带编,随职能整合到农业农村局,部分参公人员,可随职能整合到农业农村局机关,使用行政编制,过渡为公务员身份。由于行政编制短缺,大部分人员,只能保留参公身份与待遇,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包括保留在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或者整合到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
3、县级城管执法该怎么改革?
对于城管体制的改革,中央下发的有正式红头文件,对城管执法的职能、范围都有了明确规定,以后城管执法是有法律依据的,而且值得提一下的是:按照国家的政策,以后城管不只是管理户外广告、无证游商、出店经营等,违章停车也归城管管,车辆乱停放罚款也归城管罚,城管的职能扩大了不少。下面我具体说一下,1.国家层面对城管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
城管体制改革从2015年已经开始了,目前市级及以上已经改革完毕,县区级是从2019年初开始到2020年结束,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201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号),请注意:这个《意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是我国级别最高的红头文件,往后所有国家、省级、市级、县区级的城管体制改革都是遵循这个《意见》,
2.城管主管部门。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国家层面:2016年10月11日,住建部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局的通知》,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局,指导全国的城管执法工作,省级层面:省级城市管理监督局为省住建厅的内设部门,属于副厅级,省城市管理监督局的局长一般由省住建厅的副厅长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