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林 > 白城市 > 知行合一作文,王阳明知行合一学习心得

知行合一作文,王阳明知行合一学习心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0 07:30:12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王阳明知行合一学习心得

说说我的学习心得吧:我一直对于知与不知的分别感到很困惑,一个人不去行难道就是不知?后来读了《传习录》才知道,我们所认识的"知"是“知识”,和阳明先生的“知”是不同的。知和行本为一体,后来圣人为了更好让人们理解和实施就分开来讲,但这也同时造成了人们认为知是知,行是行。阳明先生举过一个例子,就是孝顺父母。一个天天讲如何如何孝顺父母,却不去做,我们能说他懂得孝顺吗?如果这个不太好理解,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吧,就是纸上谈兵。这个故事以前小学都学过,我们能说这个人懂得打仗吗?做到知行合一后,我们就会按照本心去做。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习心得

2,关于知行合一的一点小疑问

惟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方可立命。当你的生活符合你的艺术;你的行为不悖你的理论,悬隔旁人的蜚语、偏见,从心,从理的行艺术之事,行生活之事时,成不成名、伟不伟大都与你无关了。知行合一”就是晓知而正行,睹行而明知。悬隔一切私欲,从心而行,从心而知。它的基本意义就是:规律是行为的根本,也就是格物致知的阶段。其后因悬隔私欲,达到诚意的阶段,至此才可明天理,达到通晓的境界。所通晓的其实就是所有事物的共同规律。但是只有通晓不行,必须有诚意若有人可以通晓一切事理,但不诚意也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知而不行就是不与民亲,就是私欲未被悬隔。

关于知行合一的一点小疑问

3,知与行议论文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知与行议论文

4,谈谈你对知行合一的理解谢谢大家

知行2113合一。什么叫知行合一呢?“知”5261就是良知,“行”就是行为。知行合一的字4102面意思就是你的言1653行要一致,你的所做所为要对的起你的良知。它所蕴含的深层意思是: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敏于知,健于行,知行合一。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银行学校的?
知行2113合一。什么叫知行合一呢5261?“知”就是良知,“行”就是行为4102。知行合一的字面意思就是你的言行要1653一致,你的所做所为要对的起你的良知。它所蕴含的深层意思是: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敏于知,健于行,知行合一。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人要明白正确高尚的道义,要明白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而后人的意义在于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说知在其中是绝对,也不是说行在其中是主导。而是说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结果。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我们经常只注意到最后修、齐、治、平那几句,却忘记了开始就说到的格物而后至知,达到心正。即:心正,是至善的关键。也就是需要培养、树立、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向、觉悟之路,而后才可以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完成自己的责任。只要正见稳固,其他的行为才会成为正确的有效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思维,则一切行为都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5,厚德慎思笃行为题目写作文

你好!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厚德,犹大德。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淮南子·汜论训》亦谓:“故人有厚德,无间其小节。” 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博学,意为广泛地学习。笃行,意为切实履行,专心实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内在联系。 “博学”,意指广泛地学习人文知识及与科学文化知识;“笃”意指忠实,专注,一心一意。“笃行”,意指对事业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也包含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6,遵守社会公德从身边小事做起1000字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许多人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拥挤的公交车停在了沥青路上,门一打开,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上了车。因为人数多,汽车里非常闷热,但谁都没有抱怨。不一会儿,只见中年男子把手伸进裤包,一会儿便开始抽气烟来,挨着他的人都被呛得喘不过气来,车里弥漫着一股烟草味,更多的则是抱怨声,但是中年男子虽没抽了,却把那只烟头随手扔在了汽车上,行为极其恶劣,这就是不文明的现象。同时让我想起了大作家余秋雨说的一句话: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7,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语言文明说起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我认为,诚信是最大的美德。诚信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家长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诚信,随着时间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不诚信商家的出现,假烟、假酒、假药,各式各样。“诚信”乃立人之本,正如季布的“一诺千金”一样。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是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现在社会里,修养不高的人却比比皆是。缺乏修养的人还有很多,有些人乱扔垃圾,甚至随地吐痰。还有些竟然脏话连篇,不注意语言文明。 一个人如果要获得别人的赞赏、别人的尊重、甚至吸引别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更甚至接听电话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呢?这里面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了。有时,优雅和礼貌并不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并不一定长得很美、很帅;并不一定拥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只名牌的手表,稍加注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个人的修养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仅仅是母亲给的。但优雅礼貌的行为则是后天的获得。许多时候,后天的获得都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 因此,迫切的希望我们在提高经济水平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每个人的修养得到了提高,整个社会才可以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篇二:谈谈个人修养 常有人忿忿不平:为什么教师除了清高就只能清贫。我要说,要耐不住清贫和寂寞,你一开始就错了――你不应该选择从事教育事业。既然你选择了教师你就别无选择地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责任。在今天特定的历史时期,培养振兴中华的下一代的重任也历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别无选择。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提高自身修养,别无选择。没有良好的修养,不是一个好老师。 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把师生关系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会坐吃山空,误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认为教师应该是"自来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会自来的,必须要你一点一滴地积累。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底蕴除了学习积累别无他法。"泰山不择细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举一反三,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几乎无所不知的老师才会让学生肃然起敬。无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不断地进修学习。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种修养。教师只有爱学生,才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才会了解学生,接近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与爱戴。篇三:谈谈个人修养 社会上常有人忿忿不平:为什么教师除了清高就只能清贫。我要说,这或许就是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的“游戏规则”,要耐不住清贫和寂寞,你一开始就错了--你不应该选择从事教育事业。 既然你选择了教师你就别无选择地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责任。在今天特定的历史时期,培养振兴中华的下一代的重任也历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别无选择。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提高自身修养,别无选择。没有良好的修养,不是一个好老师。 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把师生关系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会坐吃山空,误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认为教师应该是“自来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会自来的,必须要你一点一滴地积累。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底蕴除了学习积累别无他法。“泰山不择细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举一反三,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几乎无所不知的老师才会让学生肃然起敬。无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不断地进修学习。 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不仅是一种职业道德,也是一种修养。教师只有爱学生,才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才会了解学生、接近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与爱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有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健康的情绪,努力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做学生的表率。 我们经常可以听见这样的评价:这个人的修养真好,和他交往是一件快乐的事,或者也有人说:这个人的修养真差劲,太粗俗了。 修养常常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古人形容一个世代文人之家为书香门第,事实上,门是绝不可能透露出书香之气的,即使在屋里堆再多的书。真正能透出书香,能够让人一眼,一交谈就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书香气息的是人,只有人才能在那种举首投足之间就闪现出修养这两个字。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止,仪态,谈吐等。但文化气息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我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谈吐和举止,不做不文雅的举动,不说不文雅的话,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自己多看点书,从书里沾一些书香气息回来,总是有那样的一种感觉,文化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不是有形的,你在看它时决不会有任何的感觉,但它却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也许你自己也不会那么深刻的感觉到那种变化,但是别人却会感觉到,发现你的变化,发现你的改变,发现你的令人刮目之处。 一个有修养的人,是一个你乐于交往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不论是谈古论今,或是只谈谈家常琐事,都会是人生快事,在这样的交往中,你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反之,如果和一个毫无修养的人交往,则你会感觉如坐针毡,时间过得太慢,分分秒秒都是一种折磨。相信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吧!篇四:谈谈个人修养 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是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高度发达的现在社会里,修养不高的人却比比皆是。缺乏修养的人还有很多,有些人乱扔垃圾,甚至随地吐痰。还有些竟然脏话连篇,不注意语言文明。 一个人如果要获得别人的赞赏、别人的尊重、甚至吸引别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更甚至接听电话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呢?这里面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了。有时,优雅和礼貌并不完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并不一定长得很美、很帅;并不一定拥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只名牌的手表,稍加注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个人的修养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仅仅是母亲给的。但优雅礼貌的行为则是后天的获得。许多时候,后天的获得都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的。 因此,迫切的希望我们在提高经济水平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每个人的修养得到了提高,整个社会才可以算是真正发展起来了。 一个人的修养反应一个人的素质,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培养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那么我们该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呢?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把握自我。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我们就得用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人们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懂得美丑,才能把握正确的自我。 第二,我们要做到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其实,礼貌也是提高个人修养道德的重要标志。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我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在与他人相处中,礼让在先,相互理解,做事不要斤斤计较。 第三,为人要诚实守信,做事勤奋节俭,无论是在学习当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心须养成勤奋好学,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样才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言行举止表一如一的人。 第四,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生活或学习当中,遇到不懂的事情我们不要急躁行事,而是要虚心向人请教,做出了成绩我们不要过于骄傲,而是要更谦虚地向别人学习。只有这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才会真正地得到提高和完善。
文章TAG:知行合一作文知行合一作文王阳明

最近更新

  • 背影简笔画,人的背影要怎么画这个应该没人会答吧

    人的背影要怎么画这个应该没人会答吧背影和正面不都一样吗?主要的还是你结构理解的不够,所以你不会画。推荐你多看看伯里曼的人体解剖。把人体的各个部位的结构都记下来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6

  • 闺蜜祝福语,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夜空下等待

    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夜空下等待,直到一颗星星被我触碰,为我穿越星空,带着我的祝福降落在你的枕边,亲爱的闺蜜,我在盛开的兰花花瓣上写下对你无尽的思念,祝你生日快乐,亲爱的闺蜜,祝你生活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6

  • 雅漾保湿润肤水,雅漾的保湿系列好用么

    雅漾的保湿系列好用么2,雅漾的保湿润肤水适合我用吗1,雅漾的保湿系列好用么适合干性敏感肌肤,并且偏油,不过效果还是不错的我喜欢她家的柔肤水保湿作用很好个人不喜欢薇姿的其实都适合干性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6

  • 动漫女生壁纸,请给我一些卡通少女的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1,请给我一些卡通少女的图片2,给我一些卡通女生图片如3,我想要一些卡通女孩儿的图片越多越好4,动漫壁纸1,请给我一些卡通少女的图片http://static.duni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6

  • 和女生聊天的技巧,和女孩聊天技巧

    和女孩聊天技巧首先要礼貌一点,不要随随便便就骂人。接着,可以说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比如兴趣爱好之类的,不要问东问西的。再然后,你也可以幽默一点,说你再说不知道我也说不知道了之类的话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6

  • 秘制烤鱼,秘制烤鱼底料淋上鲜辣椒浇上鱼上

    烤鱼底料一般用黄油、红油、糖、胡椒粉、胡椒粉、豆豉等调料炒,将鱼用湿淀粉均匀勾芡,出锅浇在鱼上,撒上鲜辣椒8克,再加热香油200克,浇在鱼上,撒上芝麻5克,香葱30克,放在专用烤箱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6

  • 鹿茸的作用与功效,鹿茸有什么作用

    鹿茸有什么作用鹿茸的功效。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2,鹿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鹿茸的保健作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6

  • 自制汉堡包,怎么做汉堡包

    本文目录一览1,怎么做汉堡包2,怎样制作汉堡包3,怎么做汉堡包4,在家怎么自己做汉堡1,怎么做汉堡包可以选用鸡胸做材料,把鸡胸用搅拌机搅拌成小块,拿出放入嫩肉粉,和油炸粉,搅拌,取 ......

    白城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