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下意拳站桩时候入静,意拳也叫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所创。站桩的第一个特点是思想入静人说万念皆空什么也不想是为静,在站桩角度上讲不是这样,其站桩分为养身桩和技击桩,初学者都是先从养生桩开始的,不要把运动搞得神秘而复杂,大成拳站桩就是这样一种运动。
1、站桩入静是种什么状态?怎样才能入静?
浅谈一下意拳站桩时候入静,意拳也叫大成拳,是王芗斋先生所创。意拳集各个门派之大成,尤其是从芗斋先生所学的形意拳,摈弃了各个门派内功繁琐的意念训练,都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以体会动之不动的微动,我主要要点是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顺畅,其站桩分为养身桩和技击桩,初学者都是先从养生桩开始的。养生桩首先是姿势,两脚与肩同宽,两手抱圆在前胸有如抱一个皮球,沉肩坠肘,
双腿微微弯曲似有似无感觉有个气球在顶着,圆裆似乎两腿间夹了一个气球一样。头往上顶,就好比有绳子在提着头发,这叫头颈竖直,双眼微睁目视前方似看非看,下颚微收感觉下巴也夹住了一个气球,这样基本姿势就完成了。在意念上首先下巴.两臂、两肘,两腿间都感觉夹住了一个气球,感觉不能夹得太紧家爆了也不能太松掉了,
两只脚下如踩两只青蛙,不能踩得太狠踩死了,也不能太轻让它们跑了。刚开始这样的基本动作在练劲儿,也就是在静止的站桩中转化肌肉的力量,刚开始很多初学者站不了多长时间就感觉肌肉酸困,这时候就要尽量坚持,实在坚持不了的可以休息一会儿接着站,时间最好在四十五分钟左右。在站桩过程中,如果姿势正确了可以进行意念转换,这也是增加站桩时间减少疲劳的最有效方法,你可以感觉自己是在山林之巅俯瞰大地,也可以感觉自己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中,也可以感觉自己是在一个片大海里的一条船,也可以感觉自己在温水池里慢慢的融化了,
2、怎样站桩?有没有图示的桩法?
谢邀!站桩作为中国独有的站立式锻炼运动,它来源于武术基本功。现在有很多的爱好者加入其中,通过站桩提高了身体素质;改善了亚健康,同时也有很多的初学者希望通过网络能够初步掌握这种运动。站桩分很多种:浑圆桩(很多内家拳的基础桩架)无极桩(道家气功的基础桩架)还有我练习的内劲一指禅桩(南方武术桩架),从精神层面来说又分:意念观想类;凝视入静类;身心合一类。
3、练习站桩功对身体有哪些利弊?
站桩的第一个特点是思想入静人说万念皆空什么也不想是为静,在站桩角度上讲不是这样,相对论告诉我们,思想入静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真要啥也不想,拳论上还要意念活动干什么?置身于淋浴假设、自我放大、鸟语花香、高山大海、白云草场等等意念活动的环境里,站桩爱好者都是为了入静。可见入静是有条件的,不是单一的、强制性的,
但是种种假想的意念活动,其掌握尺度要适宜,轻则不起作用,重则容易引起大脑兴奋,达不到入静目的。静,能够降低大脑耗氧量,当大脑考虑问题极度活跃甚至焦虑的时候,氧血营养大部分都会供给大脑细胞,相应人体其它器官得到的就少了,难免造成周身营养补充的失衡。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周身各处均衡得到氧血供给,就应学会合理的入静,
如果强制性入静,这种极想入静的信号难免令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就像入睡一样,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想静越静不下来。站桩,应该自然入静,利用假想的种种意念活动如前面提到的置身于温泉淋浴、自我放大、鸟语花香、高山大海、白云草场等假设环境中,让大脑得到休息,不知不觉地静下来。这样才能把大脑的耗氧量降到最低,全身器官才能均衡得到氧血供应,
为什么站桩能有效治疗失眠呢?人的中枢神经有三种状态,清醒状态、睡眠状态、练功者的轻度抑制状态,站桩入静属于最后一种。这种大脑轻度抑制状态,是靠意想身处大自然令人内心愉悦的环境中,尽量减少人的思虑活动而产生的,绝非啥也不想的入静,通过这样的锻炼,一般在两三个月后,失眠患者都能得到明显缓解,所以,运动的第一要旨就是减少大脑的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