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关羽到底是怎么死的?蜀国大本营有没有派出援军救援关羽?对于关羽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蜀国无法救援,时间上派不出援军。关羽取得胜利的时候,西川的蜀军也没有行动策应关羽,使得曹操可以全力对付关羽,再有孙权的偷袭荆州,断了退路,失败在所难免了。
1、关羽攻打襄樊,到底是谁的决定?诸葛亮真的借荆州杀关羽吗?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刘备只是给关羽封前将军,并授予“假节钺”,并没有下令。但是假节钺就是代理君王行使权力,如朕亲临的意思,所以关羽带兵进攻襄樊是经过刘备授权的,刘备给关羽“假节钺”的特殊权利,就是要他全权代理荆州事务,关羽有了这个权利才可以不经过请示直接出兵。
所以说攻取襄、樊具体行使和下令的人是关羽,关羽作为蜀汉的名将,才智谋略具属一流,他对刘备忠心不二,因此镇守荆州的重任,非他莫属。当关羽带兵北上的时候,正是刘备刚刚取得汉中,这时时局紧张,刘备的全部精锐都被派往汉中按兵不动,以防止曹魏反扑,在刘备的眼里,他要效仿汉高祖,进一步夺取关中地区。所以没有多余兵马增援荆州,只有关羽这个生力军掌握时局,伺机而动,汉中那边的紧张局势才可以缓解,
2、关羽失荆州的故事,为何必须死?真相太可怕?
刘备占汉中未必不是偶然,失荆州不见得就是必然,或者说二役得失,偶然必然是参半的。所以出现这样闯运的情况,是因为刘备对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够清楚,刘备数年间获取了大量实地,与此相应,是缺兵少将。刘备入蜀,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驻守荆州,这班人马是堪当重任的,刘备进军成都,感到实力不足,故抽调荆州一部主力增援。
正是这一主力西进,才使孙权得以轻取三郡,刘备下兵争之,闻曹操占领汉中,不得已向孙权妥协,回保益州。刘备若知道孙权暗降曹操,敌友牵手,别说不会让关羽向襄阳,自己都可能不会去汉中,《三国志·刘备传》注引《典略》曰: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三国志·陈群传》曰:陈群谏曹睿罢治宫室,曰:“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刘备春风得意,因而顾此失彼。这一时期对刘备来说,据有荆益已是巨大的收获,当务之急应该是充实力量以稳固之,以打有把握之仗,刘备没有搞清这些问题,故未能看准时机,作好准备。刘备过高看待了关羽,只晓其忠义勇猛,未见其刚愎狭隘,刘备知道张飞好鞭笞部下,常告诫他刑杀过多,是取祸之道。刘备未将汉中大任交给张飞,而与魏延,可能就是担心其有失,
诸葛亮等许多人都十分清楚关羽的短处,只是有所顾忌不便直言。曹操、孙权及其群下也都很了解关羽的弱点,刘备这次在知人善任上多少犯有错误。退一步而论,刘备若能及时遣张飞、赵云等为关羽分守南郡,或命刘封、孟达适时东进,协助关羽,或亲往白帝城,相机指挥,以备不虞,兴许会避免噩运,关羽进兵,围曹仁于樊城,困吕常于襄阳。
曹仁使庞德屯樊北牵制关羽,曹操遣于禁救曹仁。八月,秋雨连日,汉水暴溢,平地数丈,于禁、庞德三万余众皆没,关羽乘舟尽虏之,于禁降,庞德不降被杀。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芳皆降,于禁等众被送至江陵囚禁。大水欲上城垛,关羽督舟兵围攻,曹仁只剩数千人马,或说弃走,或言固守以待。曹仁乃发誓,要血战到底,关羽气势大盛,威震中原。
梁、郏、陆浑民苦力役反叛,连关羽,曹操欲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懿和蒋济曰:“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袭羽后,许割江南封之,则樊围自解,”(《三国志·蒋济传》)曹操从之,遣使诣孙权,又令徐晃救围。其实这时,孙权正在同吕蒙密谋袭取南郡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