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18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50%。我们在家里不经常做卤菜,每回的卤水都是新做的,卤完荤菜类食品后,有卤水多,我一般会用来再卤些豆干、腐竹之类的豆制品,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鸭胗制成后外熟里生、外酥里硬,先将包布铺在格板(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可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要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
1、豆腐干是怎么做出来的?
2013-09-18豆腐干含水率为豆腐的40%—50%。其制作方法如下:(1)备料,上等黄豆3公斤,精盐600克,酱油250克,桂此15克,姜丁25克,香葱15克,味精10克。(2)磨浆,先将黄豆洗净,用清水浸泡一昼夜,然后磨成浆,滤渣后备用。(3)煮浆,将磨好的生豆浆上锅煮好后,再添加20%-25%的水,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疑固速度,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以利压榨时水分排出畅通。
(4)凝固,浆温降至8_0_-90℃时,即可用卤水点浆。点浆时应注意均匀一致,要勤搅,但要防止乱搅,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停点,盖上盖约过30-40分钟,当浆温降至70~C左右时上包。(5)划脑,上包前要把豆腐划碎,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制出的产品质量紧密,能避免厚薄不匀,空隙较多。
(6)上包,先将包布铺在格板(板上的格子按所需要的豆腐干的尺寸制定)上,再将豆腐脑加在包布上,这样一层豆腐脑一层布地加,豆腐脑要铺匀,可稍高于格子几毫米,数量要根据豆腐干的厚薄来确定,但每批厚薄要一致。然后将包布包扎紧,加压成型,1小时后拆下包布,用刀将豆腐干按格子印割开,放在清水中浸包30分钟左右取出,
(7)浸泡。先将500克精盐放人3公斤清水中搅匀,再把晾凉的豆干置干盐水缸内,浸泡半天后捞出,沥去水分,取7公斤清水倒人锅内,放人100克精盐、姜丁、桂皮(用纱布袋装好)、酱油、香葱、味精,制成卤水。(8)煮干,将已制成的卤水回锅烧沸加人豆干,煮30分钟左右,取一豆干观察,如色呈棕红,味道香美,即可取出。
2、卤豆干怎么做?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据说豆腐起源于汉代淮南王刘安,豆干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保留了与豆腐一样的营养,但在口感上却多了一股嚼劲。市场上豆干的种类比较多,有厚的也有薄的,有口感嫩的也有口感硬一些的,有带五香味的也有什么味道也没有的,超市里袋装的卤豆干品种也好多,作为“煲剧”的零食,大人孩子都喜欢吃。
其实卤豆干做法还比较简单,家里若有现成的老卤水,可买些豆干回来,取出一部分卤水自己来卤,此外,超市里还有一种浓缩型的卤水汁,直接按上面的比例兑水卤,也比较方便。我们在家里不经常做卤菜,每回的卤水都是新做的,卤完荤菜类食品后,有卤水多,我一般会用来再卤些豆干、腐竹之类的豆制品,因为卤煮过肉类食材后,这卤水的味道会比第一道还要好,倒掉就觉得可惜了。
前几天买了些鸭胗来卤,卤完后又去超市买了些豆干,打算把剩下的卤水重复再利用,豆干,我买的是薄薄的,我们也叫它酱干。有的酱干有五香味儿,但这种没有,豆腥味倒是挺重,用来卤着吃挺合适的,在家里配制卤水,香料一般会备有八角、花椒、桂皮、香叶、陈皮这几样基本的,就这几样基本香料卤出来的菜味道也是不错的。香料的用量大约为:每1000克卤水(包括投入的食材分量)所用香料的总量不超过12克,
香料的用量不要过多,多了就会出现浓重的中药味,适得其反。而且像桂皮、丁香、香茅草、肉蔻等味道较为刺激或易出苦味的香料,在其中的占比需要小一些,花椒、香叶、陈皮这三样我正好用完了,所以就换成了家里现有的材料:八角、桂皮、小茴香籽、胖大海、甘草,卤豆干用的卤水,之前先卤了鸭胗,这里就啰嗦说下卤鸭胗的过程,因为在卤煮鸭胗时,有些细节是需要注意一下的,这样才能保证后面的卤水干净无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