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武汉的就业创业环境不尽如人意。都能落户武汉,因为在武汉买房定居了,虽然公司不在武汉,但生活居住在武汉,我不再年轻,自由人,在北京武汉两地住,不希罕户口,社保医保自己给自己报,但孩子们都可落户武汉,c.对武汉城市圈户口放开,将鄂州市、孝感的部分县市并入武汉版图,因为它们事实上已与武汉同城。
1、武汉青山区的房子怎么样?
谢谢邀请!虽然是本地人,但从小在汉口长大发展,所以对青山房产不敢妄加评论。既然来了就聊点隔江的观点可好?说青山就饶不过武钢,青山居民很多都是武钢的职工或职工家属吧,所以青山有一股其他区不具备的气质和氛围,武钢效益好的那些年,收入高又是国企铁饭碗,展现的是傲气;这些年武钢走下坡路,钢铁不景气加上裁员潮,暮气沉沉,好多武钢人都另谋出路了,干哪行的都有,但也混的蛮好,给青山的朋友们点个赞!说远了,说回房子!定性的来谈哈青山的房子,
房产离不开地段、配套,民生配套医院,学校,民生消费的商圈,青山有武钢三中、众园广场,医院说不上来,所以这跟前的房子肯定好;另一个配套就是产业配套,人们可以赚钱的市场、产业园、商务区等等,好像除了武钢就没有特别有名的。这几年随着欢乐大道东进发展,青山滨江商务区概念的炒作,可能会有改观,不过难得吸引其他区的人来发展(哪个区没有几个概念),而吸引外来人口能力又比不过其他区,特别是钢厂的烟囱,离近了健康说没有影响谁信呢,花山新城都感觉离得不够远啊。
2、军运会后的武汉会有怎么样的发展?房产、就业创业环境、旅游等各个方面会如何?
谢谢邀请!按照提问回答,阅读本文需要时间,不喜勿喷!一、军运会后武汉会有怎样的发展?答:军运会后武汉会有很大发展,怎样才是很大发展?1.城市建设规模军运会后,武汉城建会再掀高潮,满城挖向三环外延伸,光谷持续发展,长江新区加快推进,长江主轴左右岸国际化进程加快,地铁、轨交、大型商业体向三环外布局,主城区三镇变三市,新城区建成六个副中心城市。
武汉城市规模加快向北上广靠拢!2.城市人口规模武汉市市长前段时间说了,加快形成2000万人口规模,武汉市原来的规划是到2049年形成2500万以上人口,现在看来,时间太长,时不我待!为什么?因为武汉市是老牌大城市,城市人口现在已进入严重老龄化,虽然从表面上看,武汉市的人口结购中有1/10的大学生,但这些大学生毕业后有相当多的人没有留在武汉,这给武汉市的复兴形成很大制约。
因此,武汉市提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武汉市统计的现有人口是1100万,要达到2000万人口,还有900万缺口,而现在的大学生入户增量每年才10多万人,这是杯水车薪!那么怎样尽快达到2000万人口规模呢?a.重新统计现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实际数量我90年代在武汉待过几年,现在又在武汉。以我的了解,武汉有很多常住人口没有入籍,
象我们家9人,4个北京户口,其它5个户口分散在各地。都能落户武汉,因为在武汉买房定居了,虽然公司不在武汉,但生活居住在武汉,我不再年轻,自由人,在北京武汉两地住,不希罕户口,社保医保自己给自己报,但孩子们都可落户武汉,我认识的很多做生意的朋友在武汉待了几十年,房子有五六套,但一个也不是武汉户口。还有老家不少人,都在武汉买房定居,却没转户口,
我估计,定居武汉又没有入籍武汉的人不下百万,如何将这些在武汉有房有工作又没有落户的外地人,劝其落户,政府要做工作。这个量可增加至少100万!b..继续放宽落户条件,最近,武汉的落户条件降低为专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年龄,可带配偶、父母、子女一起落户,正在研究中专生落户,我认为,武汉的落户条件应去掉学历限制,以年龄为主,30岁以下都可落户,30岁以上根据学历制定年龄限制。
因为30岁以下人口基本上是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没有文盲,谁都能敲键盘,谁都能操作机器,况且,武汉老龄化严重,又是以新兴制造业加互联网为主的实业型城市,急需大量实用型年轻人,所以,应该放开学历,这样,落户人口会快速增加,如果还不抓紧更新人口,不久的将来,武汉市会是满城拿着老年证的人群!c.对武汉城市圈户口放开,将鄂州市、孝感的部分县市并入武汉版图,因为它们事实上已与武汉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