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选择定都洛阳,一百余位帝王都选择了洛阳,洛阳之所以被那么多帝皇喜欢则是因为洛阳南面是熊耳山,西面是函谷关,北面是黄河邙山,所以洛阳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是一个拥有天险的城市,洛阳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1、全国九大帝陵,为什么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连一座都没有?
全国有九大帝陵分别是秦始皇陵、唐代昭陵、乾陵地宫、曹操陵墓、三国疑冢、西夏王陵、成吉思汗帝陵、明孝陵地宫、雍正泰陵。其中这九大帝陵之中,成吉思汗陵墓至今没有找到其准确之地,另外九大帝陵之所以成为九大帝陵,是一定的神秘感和未知因素,洛阳到底有没有九大帝陵之一还是未知数,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没有找到。其次要说帝王陵墓所在地,洛阳帝王陵墓也有很多,有东周的天子王陵25座,西汉帝王陵墓11座,曹魏,两晋,五代十国等等帝王陵墓多不胜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没有现在已经知道的九大帝陵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凡是陵墓,都有一个死敌,那就是盗墓分子,再则所谓入土为安,每一个墓主人都希望在自己死后,墓葬不被盗墓者盗扰,以至于自己不得安宁。可是古代墓主人又受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往往墓主人在入土之时其后代会把墓主人心爱之物一并入土,以陪伴墓主人,让墓主人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生前的待遇,
这就形成一个盗墓贼与墓主人斗志斗法的局面,墓主人想万世安宁,盗墓者想得墓葬内的奇珍异宝,帝陵不外如是,帝王建陵同样是这样的想法。其次,洛阳在古代的时候属于一个大都市,文化中心,人员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必定鱼龙混杂,其中自然有很多宵小之徒,想在洛阳之地混的风生水起,风生水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自然墓葬也会被这些宵小盯上,九大帝陵不在洛阳建立也是情有可原,
九大帝陵最早的为秦始皇陵墓,在秦始皇建陵之前,洛阳之地已有东周陵墓数十座,在当时东周陵墓基本上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差不多是十墓九空,如此之下出于安全的考虑,九大帝陵的帝王没有选择洛阳为他们寿终正寝之地。另外,在古代帝王眼中,龙脉和龙气是两种概念,在洛阳建都的朝代有很多,这乃是龙气之所在,而龙脉恰恰相反并不在洛阳,而在洛阳周围四方之地,
也就是说以当时朝代整个国土四个角或者八个方向为龙,龙气在都,而龙脉就在四角之地,八方之源。每一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江山社稷绵延万世,以自己之身藏于龙脉之地以保万世基业,我们往往一个误区,在不知道九大帝陵是那些帝陵的时候,就去抨击洛阳古城这是不明智的,九大帝陵的墓主人之所以不在洛阳建陵,最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2、洛阳至今埋葬了多少个帝王?
在河南洛阳北部,有一座海拔300米的小山,别看山不高,却埋葬了中国历朝历代共计24位皇帝,堪称中国之最!这座山就是——北邙山,为什么古人都爱“死葬北邙”?有句老话叫“生在苏杭,死葬北邙”,苏杭自不必说,江南向来都是鱼米之乡,数一数二的风流繁华之地,自宋室南迁后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如画卷般的美景更是令人神往。
唐代诗人王建有诗云:\
历朝历代的这些皇帝,生为帝王,居“天之下中”,从这里可掌控天下,死成列祖,仍“宅滋中国”,在这里可“恩泽华夏”,阴及后世。所以邙山自古为帝王最理想的埋骨所,千年以来,帝王卧之,将相寝之,名人趋之,富豪贵之,百姓荣之,日见其盛,岁见其寿,据《河南府志》记载,自邙山之首白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经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东西长三百八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