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深圳,女,教师,工作还有半年满五年。如果离开深圳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而且还有个家庭,太难了,一切得从0开始,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难了,而回老家的话,就业机会又太少,自己创业,这几年又没存到多少钱,离开深圳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1、深圳月薪过万的人有多少?
一说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万元月薪在这里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水平。的确,深圳的薪资待遇在全国是一流水准,月薪万元的占比居全国前三,但是这座万元月薪满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为深圳高端企业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现状。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见,万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约只有100:1,月薪3万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虽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万元级别的高达到近20%,月薪3万以上的占比高达2%,这这意味万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万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现了断崖式薪资差别的情况,就是说四五千的是基层,一万的也是基层,一万的都不相信我这薪资都基层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四五千的?那当然就是行业不同所导致的,就像软件行业基层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层一个待遇?不论服不服,多个统计机构的统计结果也都是如此,月薪万元占比2成已经是往多了说,别把高薪城市的现状当成神话,更不要总拿“我身边都XXX月薪”,每个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万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这个水平,这是由你所处行业和所在环境所决定的,
2、深圳体制内工作的员工,单靠工资收入能买得起房子吗?
坐标深圳,女,教师,工作还有半年满五年。今年十一买的房,二手住宅,个人购房,总价300万,首付家里出16万,剩下都是自己攒的,装修20万,自己能出10万,家里又出了10万。不会理财,钱基本摆银行,不算省吃俭用,但是也不会大手大脚。每个假期带家人旅行花费2万左右,平时不买包,衣服经常在折扣季下单,但是,我家在深圳,所以工作日我吃住学校,周末假期回家。
也就是我不用交房租,不用交额外伙食费,家里人也不用我出钱养,虽然我工资卡都在家里人那里,但是她们基本没动过里面的钱。有急事用了,家人也在买房时候,还回来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很难说。同事,单身的,有的能买400万的房子还有30万的车,有的买250万的还得借钱,有的准备婚后和老公一起买本人在深圳体制内工作,目前是三级主任科员,
收入跟网传的中小学老师持平,到手27~28万左右,公积金每月五千左右,一年6万,如果取现的话合计为年收入33~34万。另有存款可投资理财,回报率保守估计大概在10%~15%(指数基金),综合来算可达到40万进账。因为单位有食堂,宿舍,上下班的免费班车,其他工会生活福利偶尔也发,所以管得住消费欲的话,每年能存一些钱,
以我个人的水平,工作四年,首付八十万没问题。另外还贷的话,最高可承受200万商贷 50万公积金贷款而不影响生活质量,只是会减少储蓄的速度,也就是说买一套总价300万的房子是可以独自搞定的。但是再稍微贵一点的房子,就需要和配偶一起来共同筹集首付和月供了,我们这行的优势在于收入稳定,不愁断了收入来源,银行闭着眼睛审批放款。
劣势在于没有特别大的提升空间,收入只会缓涨,没办法通过跳槽来提升收入,只能小富即安,2014年毕业就在深圳入编初中老师,在2020年4月和男友一起买下罗湖地铁口附近小高层,84平小三房朝南,总价500万,装修24万,全部自己出,家里零支援。房子的缺点也有,低层3楼,有学位但学校一般,买房 装修基本耗尽两人所有积蓄,包括公积金,我和男友两人收入差不多,年收入相差不超过一万。
6年除了第一年住宿舍,后来一直租房,有合租有单租,基本租金控制在3000以下,中间有两笔大的支出,一是治疗,花了五万,二是进修,花了三万,每年给家里一万。有过四次比较大的旅游出行,平均每次6000左右,外出吃饭人均消费100以内,绝大部分60、70,衣服买的较多,但也在200-600之间,没有其它耗钱的爱好,租的生活很随意,随意到用收纳箱充当餐桌、办公桌、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