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深圳市领导曾感慨道“潮汕人若罢工一天,深圳将会瘫痪”此话虽然有点夸張,但也说出了潮汕人在深圳的重要性。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先打前站,再有后续,(三)潮汕人在深圳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有些人可能对潮汕人有一些错觉,认为潮汕人只会做一些小经营,小买卖,掀不起大风浪。
1、深圳月薪过万的人有多少?
一说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万元月薪在这里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水平。的确,深圳的薪资待遇在全国是一流水准,月薪万元的占比居全国前三,但是这座万元月薪满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为深圳高端企业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现状。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见,万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约只有100:1,月薪3万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虽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万元级别的高达到近20%,月薪3万以上的占比高达2%,这这意味万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万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现了断崖式薪资差别的情况,就是说四五千的是基层,一万的也是基层,一万的都不相信我这薪资都基层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四五千的?那当然就是行业不同所导致的,就像软件行业基层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层一个待遇?不论服不服,多个统计机构的统计结果也都是如此,月薪万元占比2成已经是往多了说,别把高薪城市的现状当成神话,更不要总拿“我身边都XXX月薪”,每个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万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这个水平,这是由你所处行业和所在环境所决定的,
2、去深圳的年轻人那么多,真正留下来的人有多少?比起深圳,江浙地区的城市是否还有吸引力?
深圳,一个年轻的城市,包容,自由,生机勃勃。正是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加入,给这个城市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相信通过自己努力打拼留下来的也很多很多。如果要和江浙一带的城市比较,那只能说都是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经济龙头,中国那么大,长三角和珠三角就好像两个大翅膀,齐齐发力,带领全中国经济一起高飞。我大学一毕业就到了深圳,一直没有离开过,也没有想过要离开,
不想离开,不是因为我知道深圳的GDP会超过香港;不想离开,不是因为我贪恋深圳的蓝天;不想离开,更不是因为随街可见的义工。,。,。,不想离开,可能只是看见过几个年轻人齐齐站起来给一个老人让座。也可能是想下次看见老外骑着一辆电动车从身边掠过,然后忍不住冲他大喊一声“哥们,前面交警查车”,凌晨两点,饥肠辘辘,穿上拖鞋,移步楼下烧烤摊,两个鸡翅,两串韭菜,一瓶可乐,能量满满。
3、在深圳,你身边这两年是否有从一无所有到发达的人?有什么生财之道吗?
我认识一个朋友牛总,牛总是北京人,在北京做了一,二十年音响设备,在深圳,广洲花城进货,前几年。音响行业流行智能化,说是用声音来控制智能家居,这智能家居厉害了,用一种方法来控制全屋的电器,声音控制是首选,牛总在中关村听了场“声控与智能家居”,研讨会后,热血沸腾,智能家居,还声控,与自已专业有关,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风口到了。
立马就到了深圳,他不是来进货后。他是想在这里做研发,生产,声控智能家居,做了扎厂的准备,他先到了他的供应商C厂,接待他的是是销售员董小凤,小凤不是很漂亮,但沉稳,声音甜,性格温和,脾气好,据说C厂在研发声控智能家居,小凤告诉牛总,瓶颈问题老是解决不了。牛总是听过专家课的,他相信问题不大,C厂本来就小,研发投入很大,小凤半年没拿过工资了,小凤男朋友叫小勇。
也在这个厂,二人的房租三个月都没交了,愁死人,牛总眼晴一亮,有了主意,他拿了三千元给小凤,问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开公司,小凤当然愿意,还带上了小勇,牛总租了个二万多元的小厂房,又招了五个员工,就开工了,小凤带个小女孩做销售,牛总亲自教,小勇带四个员工又组装,又打包,又出货的,小勇很勤劳,主要是组装些声控灯之类的小玩艺,加上牛总有些音响方面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