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就这样错过了第一波投资潮,但是到了90年代后期到这个世纪初,江门还是错过了第二波投资潮,这就是领导不力,发展眼光不够的原因了,从哪一行业看都明显落后于人,看看江门一中你就知道了,80年代初,江门一中是广东省7所重点中学之一,现在都排到60名后了,哎。
1、江门和惠州怎么样?
江门和惠州这两个城市比较的话,目前来说肯定是惠州发展要远远好于江门,惠州作为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之一,其得益有于深莞惠一体化的战略,不断通过承接深圳的经济产业来提升自身的发展,目前惠州的工业势头在广东是很不错的,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大企业,例如TCL、德赛电池、普利司通、三星电子、索尼、西门子等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现在惠州的经济已经位居广东省前列。
而江门目前来说在广东省的经济地位不高,主要有很多原因,从区位位置来看,虽然江门靠海,但是相应的港口交通等配套资源不足,因此无法发挥其区位优势,港口运输业发展不足,而工业方面更是如此,相应的工业基础薄弱,因此经济一直疲弱,但是未来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江门作为粤西地区的重要城市,根据规划将会成为其交通枢纽之一,经济产业将会与附近的城市共通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因此未来的江门前景可图。
2、为什么现在江门东站现在去广州的车次这么少,都变得冷清了?
以前江门东站还是叫江门站时,人流非常多,每一小时来回一班次,有时候座位都坐满了,只能站着,特别是新年的时候,转身都困难。票要提前买好,通常下午就买不了晚上的票,只能买明天的,有些人赶时间就只能搭长途车,这时那些计程车司机就会上前说有车去广州南站,人齐就开车,那些司机都是互相认识的,谁下手快谁就早开车。
后来有了新会站,情况都差不多,没什么改变其实应该还有个礼乐站但是那边荒废了,今天4月份回去的时候,因为是清明节,人还是很多,票也不好买。但是前几天回去的时候,才发现有一些不一样了,从广州南站到江门东站的车次小了很多,一天只有几班,剩下的全是江门站,而且广州南站到江门东站,只用了半小时,期间不停站,每个车厢都没有坐满。
3、你觉得江门未来会怎么样?
谢邀,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笔者现居广州创业生活,基本保持每月1次回江门探亲走访的节奏。近年来的确见证着江门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作为三线不足四线有余的城市,江门依靠着珠三角粤西大门的地理位置,近年来承载了很多产业转移的利好,但又变得有点后劲不足。说未来之前,先说说现在以及过去的江门,说说江门的产业发展。
首先不以GDP论英雄,我们看城市的产业,江门在过去应该是农业大市,2000年后慢慢转型成工业,其中最大的莫过于高新区的成立,从税收优惠、土地补贴等方面,江门市在高新区可以说鼓足了劲头招商引资。从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转变,江门学习的对象有周边的顺德和中山,但江门的基因有决定了它无法完全复制顺德中山的工业化之类,只能走半农半工的产业化路子,
因此从2000年前后到2015年这段时间,江门基本都是以承接中山顺德的产业专业以及吸收一些外资投资为主,例如劳力士、西门子等工厂就在江门高新区落户。2015年后,国家去库存的口号起来了,货币化安置的棚改,让很多江门的城乡结合部拥有了购房的资格,从而大量农民进城,也拉动了城市的消费水平,这是一把双刃剑,在拉动消费同时,也拉动了房价。
当然,这情况也不是只有江门才有,2016年拉动江门发展还有一个大事,就是“江门大道”的开通。或者说,路通才财来,江门大道可以说是近10多年来,对江门影响最大的一条路,这不是一条高速,而是一条连接江门、新会、珠海、佛山、广州的快速路,这条路不仅大大缩减了江门“五邑”之间的路程,还把与佛山、珠海等地的实现了“一路同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