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工勤编制,是指行政部门在工勤岗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编制,叫工勤编制。所有这些部门的工勤人员,使用的编制是工勤编制,今后,将不会再有工勤编制这一类型,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不能参公,不能提拔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工勤编制也随着现有工勤人员退休、调动等自然减员,随空随销。
看到有人说工勤岗待遇不输于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的,还是忍不住说下个人意见。拿工勤岗和专业技术岗的基本工资来比较一下,假设大家的薪级工资都是15级,工勤一级的基本工资为2010 582=2592,二级的为1720 582=2302,三级的基本工资为1550 582=2132;专业技术岗四级的2900 709=3609,专业技术岗八级的工资为1950 709=2659,十二级的工资1490 709=2199,
基本工资再加上绩效工资和岗位津贴的话,差距只会更大,后两者各地都不同,就不比较了。这样对比一下哪个有前途就明确了吧,专业技术岗只列四级、八级、十二级的原因是,单位工勤岗有一级设置的话,专业技术岗设置肯定不会低于四级;八级的话有中级职称就有机会聘用了;十二级的话其实是专业技术岗的起步。其实现在工勤岗可以转聘专业技术岗了,看下单位具体情况,再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看自己哪条路可以走得更远,再作出选择,
2、深圳事业单位在编的工勤职员工资待遇怎么样?
深圳事业单位有在编工勤职员的,是前些年才有的存量,年龄都比较大,有的已经退休了。工资比专业技术人员低一些,但还是很可观的,具体多少不清楚,大概和初级职称的专技人员待遇差不多吧,一年二三十万,也要看工龄和级别,现在没听说有新入编的工勤职员了,不过多了管理岗职员,相同级别下,管理岗的工资比专业技术岗要低一些。
在深圳,在编职员不论专技岗、工勤岗还是管理岗,各方面都是比较稳定有保障的,待遇都不会差,事业单位还有一种在编的职工,不是职员,是雇员,待遇要差一些,工资社保公积金绩效等综合收入一年大概有十六七万。这种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前些年主要面向深圳户籍人口招聘的,工资虽然低一些,但是属于在编人员,比较稳定,对一些不用操心买房而学历相对比较低的深二代深三代来说还是可以的。
事业单位也有不在编的职工,属于劳务派遣的,这种工资不好说,有比在编雇员低的,几千块一个月;有比雇员多但比职员少的,一个月一万多;也有少数比在编职员高的,一个月两万多,前段时间看一些单位招综合文字岗、政策研究岗,年薪一般开到30万,甚至有最高达到60万的。深圳是一个神奇的城市,事业单位里有不同层次的员工;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城市,逢进必考,机会多,只要努力就有可能从不在编考上在编,从雇员考上职员,
3、什么是工勤编制?
单纯的工勤编制,是指行政部门在工勤岗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编制,叫工勤编制。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人,使用的编制同样也是事业编制,事业单位虽然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之分,但三者使用的编制都是一样的,都是事业编制,行政部门的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身份是公务员身份。党群、人大、政协及党委机关部门都是一样的,干部使用的是行政编制,是参公身份,
公检法司公务员使用的是政法专项编制,也是行政编制的一种。所有这些部门的工勤人员,使用的编制是工勤编制,在行政机关中,工勤岗位随着职能的转变,基本消失,尤其是公车改革之后,最后的工勤岗位也被取消。因此,行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不能参公,不能提拔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工勤编制也随着现有工勤人员退休、调动等自然减员,随空随销,
今后,将不会再有工勤编制这一类型。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因此,在事业单位中,不会存在混编一说,在实行岗位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可以竞聘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享受该岗位的工资待遇、福利津贴和退休保障等,和干部身份的人员一样对待,在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勤人员不存在混岗混编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