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上将军衔的人。△1988年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安徽籍将领有,洪学智(上将),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人,曾任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李克农(上将),安徽省巢湖市炯汤镇中李村人,曾任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兼中央调查部部长。
1、为什么萧县、砀山人很少来宿州,感觉和宿州人也不亲?
有以下几种原因:一、萧县、碭山两县原属徐州管辖,与江苏省徐州下属的丰县、沛县,合称丰沛萧碭,徐州管八县,丰沛萧碭为上四县,铜山、丕县(现为丕州市)睢宁、宿迁(沒升级地级市前叫宿迁县,后划走升级为地市级离开徐州)为下四县。一九五五年,为解决洪泽湖水患问题,把泗洪、盱眙县划归江苏,把萧县、碭山与泗洪、盱眙两县对換划给安徽省后属宿州市(原宿县专区)管辖,
春秋战国时期,丰沛萧碭皆属宋国管辖,萧叔大心扶宋有功被封萧地建萧国为宋之属邑,是全国萧姓之鼻祖。秦灭六国建大一统,汉高祖刘邦起兵沛县芒砀山斩蛇起义灭暴秦建立大汉王朝,设丰邑(丰县),当其时,四县并立,守望相助,村、地互连,亲戚互通,血脉相连,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缘亲属关系,两千多年沿袭至今未有更改,
这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原因,自然形成无法更改。历朝历代,丰沛萧砀一家親,同属徐州渊缘深远,代代相传,感情笃深,无人可以更改,相对宿州市而言,短短地几十年的属辖权怎么能与二千多年的血脉相连相提并论呢?二、萧碭两县到徐州都是直线距离,交通便利,抬脚就到。特别是萧县,西、南两面包围徐州,改革开放前,萧县到徐州市中心二十三公里(县城距离,西南线),南线官桥镇到徐州市中心二十四公里,
现在,两地南西都几乎连在了一块。徐州地铁规划决定修到萧县高铁北站,开通后,萧县到徐州也就十分一刻钟的距离,再说两地到宿州市的距离。萧县到宿州市约八十公里,砀山到宿州市约壹佰捌拾公里,两县在距离也与宿州市相距相远,人文交流只是边缘地带有所交流(萧县),而碭山中间隔着萧县与宿州市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感情亲近从何说起,
三、由于萧砀归属宿州市时间段较短,三地人员人文交流较少,认同感也存在差距。四、宿州市作为地市级首府,发展速度较慢,各种基础设施医疗学校教育工业发展园林綠化文明卫生旅游等项目发展较慢起步较晚,与徐州相比是不是席地之差而是高低之别,实在是缺乏向心力凝聚力,萧砀两县人民购物出行买卖看病旅游休假,动身就是徐州市,而很少有人舍近求远跑到条件较差的宿州市。
2、安徽有哪些名人?
崇敬军人,宣传将军,集中介绍一下安徽的开国将军和1988年以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领,他们是:△安徽的开国上将有:李克农(上将),安徽省巢湖市炯汤镇中李村人,曾任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兼中央调查部部长。洪学智(上将),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人,曾任中国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部司令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他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上将军衔的人。△安徽的开国中将:皮定均,李耀,张贤约,陈先瑞,陈维先,徐立清,曾绍山,腾海清,聂鹤亭,陶勇,杨国夫,梁从学,还有114名开国少将,不一一列写名字了,△1988年后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安徽籍将领有:王克,李长才,王教成,刘亚洲,孙大发,丁文昌,温宗仁,方祖岐,刘福连,还有一批安徽籍的中将、少将,欢迎友友们补充介绍,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