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规划以科学的发展观对城市发展作出深入分析,帮助襄阳建立了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针对襄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性,对城市环境治理、城市容量、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对策和计划;从生态城市和城市设计角度构筑城市生态环境框架,建立了城市风貌特色体系。我是襄阳微闻,我是从1992来襄阳读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襄阳,见证了襄阳发展,可以说襄阳的发展突飞猛进,前景更好。
1、南阳和襄阳哪个城市发展的好?
两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发展的都挺不错的,依我主观判断,比较而言襄阳城市规模相对大些发展的也好些。论经济:襄阳靠前,论人口:南阳靠前论GDP:襄阳从去年起超南阳论财政收入:襄阳稍靠前论农业:南阳比襄阳发达论中心城区面积:南阳比襄阳大论人均GPD:襄阳远超南阳南阳的潜力也很大,地方大,资源多,而且发展迅速相信很快就南阳城市建设就可以超过襄樊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1个县级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古楚都丹阳所在地,
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水北调,源起南阳,
南阳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襄阳,湖北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两城合并后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现辖3个区(襄州、襄城、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4.5亿元,居湖北第三,
2、襄阳如今发展如何?
襄阳,地处华夏中心地带,南北分界,有山有水有平原,有米有面有杂粮,有辣而甜味道全,不冷不热正合适,一年四季体会完,东西南北交汇处,航空高铁加轮船,古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代为华夏重要的交通枢纽,排名靠前的人类易居城市。古时的襄阳,三面环山一环水,兵家重地,易守难攻,但是充其量一弹丸之地,怎么能和现在的襄阳相比?主市区扩大了几十倍,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稳步发展,稳居湖北第二把交椅,
3、襄阳和宜昌都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哪个城市发展更有前景呢?
湖北一主两副的城市格局,就是大武汉一个超级大城市,再加宜昌襄阳两个大城市。如果比较襄阳和宜昌哪个更有发展前景,我认为毫无疑问,地位更高、区位更好的宜昌远比襄阳有发展前景,襄阳的前景应该和荆州黄冈差不多,宜昌曾经是省会级城市,作为三峡省筹备办的省会筹备建省,虽然三峡省没有建成,但是准省会的经历还是给宜昌留下不少丰厚的遗产。
三峡集团、葛洲坝集团两大央企总部都在宜昌,四大银行三峡分行都是省级分行,拥有独立的计划管理权,更重要的是,宜昌已经越来越成为湖北第二大交通枢纽。作为长江翻坝的亿吨枢纽,这样的物流不是襄阳可以幻想的,宜昌海陆空交通并举,特别是长江航运和机场,都远胜襄阳,以前,襄阳的优势是铁路枢纽,郑州铁路局曾经在襄阳设立铁路分局,因为汉丹线和襄渝线在襄阳交汇,加上现在汉西高铁和郑万高铁也在襄阳交汇确实有些铁路枢纽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