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之前先来个科普,襄阳深圳工业园曾是湖北省十年前启动的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为主的园区。③深圳工业园被全市寄予厚望,本将此平台作为振兴襄阳的重要增长级,襄阳政府和深圳政府签下战略合作协议,把深圳那边的相对落后的产业,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襄阳,第一是增加襄阳的当地就业问题,第二是增加襄阳的财政收入。
1、襄阳深圳工业园以后发展怎么样?
解析之前先来个科普,襄阳深圳工业园曾是湖北省十年前启动的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为主的园区。成立之初曾挂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就是现在的园区管理大楼,如今的称谓则是襄阳国家级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深圳工业园区,是该市高新区的骨干园区。此后深圳工业园区也逐步完善架构,基本形成多功能园区,涵盖世界五百强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中小型城市建成区。
深圳工业园区背靠国家级襄阳高新区这颗大树,以后发展自然是宜居产业新城,围绕襄阳机场,打造临空港经济区,为推动建设国际机场而努力。坐拥航空港、东津新区等优势,高新区深圳工业园区未来只会越来越好,延伸阅读:①根据快速发展趋势来看,襄阳机场是有很大可能性上升为国际机场。②国家自贸区的茁壮成长,③东津新区由省级战略跨越式发展。
2、当年襄阳市开办深圳工业园时,为何富士康没有进入?
深圳工业园是湖北省结合襄阳众多优势而建设的【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首选平台,由原任省级一把手奠基于2008年,规划面积三十平方公里的园区已基本建成,入驻企业包含众多名牌企业,如江苏新日电动车、骆驼蓄电池、五二五化工、东风康明斯、襄诚鞋业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当年来办工业园时,湖北省、深圳市均表示关心和支持,
那为何没能引入富士康科技集团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①襄阳不具备大批量劳工征用优势。以襄诚鞋业为例,用工数量很大,当地无法满足需求,企业时常远赴乡镇组织招聘事宜,对于富士康而言,通常一个基地用工大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左右,所选投资城市郑州、武汉等市都具备人力资源储备能力。②富士康是国际知名企业,受到各方一致关注,各大城市如武汉等市作为湖北拥有话语权的地区,更加期待富士康的加入,省内城市很难享受到同等待遇,
而且当时的襄阳还处于经济回升期,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积聚力。③深圳工业园被全市寄予厚望,本将此平台作为振兴襄阳的重要增长级,由于光环效应,以及当地一些企业变着法的拿地、占着优势资源却未全力以赴地投入经营。使然,把这深圳工业园由蓬勃向上的寄望带入了困境,因为规划区的土地越来越少,审核增设规划区土地又相当繁杂,
深圳为什么要在襄阳建工业园区,是因为在深圳劳动力成本相对内地来说高的多,在内地建厂主要是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襄阳政府和深圳政府签下战略合作协议,把深圳那边的相对落后的产业,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襄阳,第一是增加襄阳的当地就业问题,第二是增加襄阳的财政收入。第三是通过招商引资来繁荣襄阳的经济与扩大襄阳的知名度,
4、湖北襄阳的发展怎么样?
我是襄阳微闻,我是从1992来襄阳读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襄阳,见证了襄阳发展,可以说襄阳的发展突飞猛进,前景更好。这主要基于以下方面:一是襄阳重回交通杻纽中心地位,历史上,襄阳就是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交通要道。随着去年汉十高铁、郑万高铁、浩吉铁路开通,还有一大批在建铁路、公路、水路、空路(飞机)项目,交通优势明显,尤其十字形高铁网形成,带动经济后劲非常明显,
二是襄阳工业发展后劲十足。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产业格局已形成,一个龙头即汽车产业,六大支柱分别是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目前,襄阳东西南北分布着高新开发区、深圳工业园、东津新区(经开区)、襄州开发区、航空航天工业园、樊城开发区、襄城开发区等工业发展平台,聚集了大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