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和邢台,都拥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邯郸与邢台,均处河北中南部,太行山以东,邢台在邯郸之北,在未来邯郸和邢台这两个城市哪个更具发展力呢,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大战于邢台大陆泽,尧帝晚年建都于邢台,禅位于舜在邢台,大禹治水亦曾在邢台,三千年来,邯郸“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邢台“城址未变,建制未断”。
1、河北邢台和邯郸哪个建城早?
刚才看到一个回答,说邢台3500年,邯郸不到3000年,我就呵呵了。邢台是3500年,这没错,可是你说邯郸3000年不到,你这就是孤陋寡闻了,中国唯一一个3000多年没有改名的城市,有3100年建城史,从建城到现在,从没有更改过名字,你居然说邯郸建城史没有3000年,还真的是没法说你,自己多读书吧,别出来丢人,惹人笑话。
2、河北省邯郸和邢台,哪个历史更悠久?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亦多历史厚重之城,邯郸、邢台便属此列,后起之秀省会石家庄,也只能自称后生晚辈了。邯郸和邢台,都拥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三千年来,邯郸“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邢台“城址未变,建制未断”。我们不妨叩开这两座千年之城,一窥它们的光荣与伟大,寂寞和繁华,
(赵武灵王)关于邯郸,我们且不必说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之处,不必说殷商陪都所在之处,不必说鬼谷子诞生、西门豹治邺之处,且从大家熟悉的赵国迁都邯郸说起。邯郸拥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自赵侯迁都于此,赵武灵王将赵国一手托至战国七雄的顶级行列,在风云际会的年代,这里发生了无数荡气回肠的精彩故事。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完璧归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等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便是例证,无愧中国成语典故之都,
这些成语大多中性偏贬。回顾历史,实则不然,围魏救赵和窃符救赵,赵国都是最终的受益者。完璧归赵,秦王服赵,邯郸学步,燕人学赵。负荆请罪,将相齐心辅赵,更别说后人附会之“纸上谈兵”了。造纸术东汉始现,赵括生活之战国年代,顶多只能啃着甲骨谈兵,端着青铜谈兵,嚼着竹子谈兵,捧着丝帛谈兵,邯郸不仅见证了赵国的崛起与衰亡,这里还走出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史上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家吕不韦。
当然,还有那个像云像雨又像风的女人赵姬,邯郸在历史上的超级地位,还曾以另外两个名字出现:邺城和大名府。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曹魏建都于邺城,戏于铜雀台,(铜雀台)五胡十六国时期,乱世中的邯郸,更显其地位和风采。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此,隋末农民起义军窦建德建都广府。无论邺城抑或广府,都在邯郸,
唐五代时,大名兴盛起来,北宋时作为陪都,人口百万,称北京大名府。《水浒传》中,大名府的一把手梁中书给老岳父太师蔡京送生日贺礼,引发了震惊朝野、脍炙人口的“智取生辰纲”,邯郸与邢台,均处河北中南部,太行山以东,邢台在邯郸之北。相比邯郸,知名度偏弱的邢台,历史却更加悠久,拥有3500多年的建城史,上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大战于邢台大陆泽,尧帝晚年建都于邢台,禅位于舜在邢台,大禹治水亦曾在邢台。
商灭周兴,大封诸侯,周公旦第四子受封邢侯,建邢国,绵延400余年,东周时期,邢国被卫国所灭,后属魏,再归赵。同样作为赵国重要城池的邢台,其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不仅影响赵国,更影响到整个历史的走向和变迁,赵武灵王推出富国强兵的“胡服骑射”战略便在邢台。沙丘宫变,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死于邢台,赵武灵王不死,历史将会如何?(秦始皇出巡)“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有两个小爱好——当神仙爱旅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于邢台沙丘,又是邢台!正是在这里,赵高李斯矫诏,决定秘不发丧,赐死扶苏,囚杀蒙恬,拥立胡亥,若没有这一切,历史又将如何?秦末农民大起义时,经过惨烈的巨鹿之战,西楚霸王项羽摧毁了秦国最后的希望和根基,奠定了天下大势,巨鹿也在邢台。若非如此,战局发生变化,历史还将如何?中国至少有三个带“襄”字的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