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上评价,只能根据我心中的有限信息,胡乱说一下广东人和上海人的大概形象吧。你身在广东,人家广东人是主,你是客,非广东人到了广东,人家没要求你们非得学着说广东话,反而是广东人为了迎合国人,方便沟通,学好了普通话,经济上,广东人虽然也很精打细算,但,相对上海人来似乎比较慷慨一点。
1、你如何评价广东人和上海人?
上海人和广东人,我接触都不多。说不上评价,只能根据我心中的有限信息,胡乱说一下广东人和上海人的大概形象吧!整体来说,广东人更接地气,更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气息,虽说也有排斥外地人的现象,但,很少有人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比外地人要高的思想观念,比较容易与外地人融合,他们也容易接纳外国人,但他们始终看重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点值得全国其它省市学习!经济上,广东人虽然也很精打细算,但,相对上海人来说,似乎比较慷慨一点,
2、如何评价广东人的早茶文化?
广东饮早茶的经营方式由于知名度高,不少城市也仿照这一方式建立了不少茶楼饭馆,专门开放早茶市。但由于没有早茶的文化土壤,其结果不是走味变调,就是不满周岁夭折,这说明,早茶这种社会生态,只能根植在广东特有的生活方式中。广东餐饮业长期实行五市(即早茶、午饭、下午茶、晚饭、夜宵),把早茶、下午茶和夜宵各当作“一市”来经营,在全国的酒楼中是绝无仅有的,
外邦的早茶市卖早点,而广东的早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广东人向来从容不迫,他们习惯于全民性、平民性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追求奢华,喜欢慢生活,重汤、喜粥、好茶,饮早茶是广东生活方式的代表,一见面,人们的问候语往往是:“饮咗茶未?”道别的客气话也往往是:“得闲一齐饮茶。”打工一族日常的生活理想也往往表现在“饮翻餐茶先”(喝一次茶再说),放眼广东,特别是广府地区,每天清晨,各式茶楼酒家,已是人声鼎沸,
茶楼里人们众生百态,谈生意、会朋友、亲戚团聚、老人悠闲。广东的早茶,始发于广州的二厘馆,最初为劳苦大众提供歇脚的地方,一大碗茶,收费二厘,称为二厘馆,后来发展为有一两样点心供应的专供人们喝茶、休闲的地方即茶居(茶寮),最后发展成既能提供饮茶又能供吃放的茶楼,传统茶楼一般为两层,所以称楼,在广东,老字号的茶楼已所剩无几,
广东的早茶,是一种鲜活的城市生活,表现在:它是彰显城市生活方式的地域民俗;是领衔大众潮流的原生态文化形象;是人际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广阔平台;是繁衍着现代商业色彩的独特场所。有人说,广东早茶在开放大潮中已演化为谈生意的交易所,多少沾了些铜臭味,但我始终觉得,在广东茶楼特有的温馨气氛中,谈生意,确实不隆重但又很正式,这是时代色彩,更是广东人务实心态的生动例证。
广东茶市不是有些人追求品茗所必需的燃香弄琴、竹影攀窗的静室环境,它的本质就是一个“闹市”,但人们对它的钟情是因为有闹,才能赚人气,才能让人感受到人情味。只有闹,现代人才能在喧哗中减压,也只有闹,才能代表餐饮业欣欣向荣的大好状态,广东人外出散心,把闹作为喜爱、习惯的声音,这是很奇特的一种心态,也是热爱生活、积极生活的一种人生哲学。
3、江苏人如何看待广东?
谢邀!想起了前段时间,南京和杭州到底哪个好的帖子,掀起了无数论战,作为一个江苏人,并且在广东待过一段时间,从几个方面比较下江苏、广东,不挑口水。1、经济,2018年的GDP广东的GDP为9.73万亿,江苏是9.25万亿,分别为全国第一,第二,差距为5000亿左右,差不多最近30年都是广东第一,江苏第二,
可能从GDP数据上看广东领先江苏好多,因为2018年海南的GDP还没有5000亿,但是如果算上人口,2018年广东人口为1.1亿,江苏为8000万,差距3000万人口,如果算人均GDP江苏就超过了广东。从各城市来看,江苏有13个城市,而广东有21个,江苏虽然说苏南富裕,苏北贫穷,苏南苏北的贫富差距大,其实如果跟广东一比,会发现粤东和粤西的贫富差距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