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市民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心区的地标。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现在的第一摩天楼,虽然原规划的660米最终因为限高原因降到592.5米,但她依然是深圳的地标建筑,曾经的神州第一高楼,深圳第一次创业的地标建筑,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就诞生在这里。
1、深圳有哪些地标?
第一必须是孺子牛雕塑,位于深南中路。市委大院是深圳建设的总指挥部,门前孺子牛雕塑,于1984年7月27日落成,当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金奖,第二上海宾馆,深圳的坐标原点。二十多年前的深圳,我在上海宾馆等你,成为众多深圳人的口头禅,多少人在上海宾馆相聚相离,再以前,上海宾馆就是深圳城里和乡下的分界线,在上海宾馆附近还立了一块牌子”进入市区”。
第三,电子大厦,位于深南中路华强北地段,始建于1981年1月,次年8月竣工。楼高20层,建成时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第一座高楼,也是当时深圳的地标形象,围绕电子大厦,逐渐兴起了华强北电子商圈,带动了深圳电子工商业的发展。第四,国贸大厦,曾经的神州第一高楼,深圳第一次创业的地标建筑,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就诞生在这里。
第五,世界之窗世界广场,世界之窗位于华侨城,是全国最早的主题公园之一,世界广场建成于1994年,是世界之窗最具代表性、艺术性的一个景点。第六,地王大厦,曾经的亚洲第一高楼,中国第一栋由自己设计施工的超高层摩天楼。第七,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市民中心位于深圳市中心区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心区的地标,
第八,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深圳现在的第一摩天楼,虽然原规划的660米最终因为限高原因降到592.5米,但她依然是深圳的地标建筑。第九,深圳会议展览中心,与大中华、市民中心等代表性建筑一起形成了城市中轴线上南部的靓丽景观,并将为深圳经济的再次飞跃创造一个全新展示的机遇,第十,深圳博物馆,位于深南中路。始建于1984年2月,1988年11月开馆,是深圳文物收藏展览和地方史研究中心,
123岁的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的“活化石”,其隐藏的秘密需要后人不断发现解读。作为目前已知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清末岭南民居建筑,在以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二塑(陶塑、灰塑)和铜铁铸、绘画装饰艺术构成的陈家祠“七绝”建筑工艺中,其高高在上的陶塑瓦脊的造型,包含着中国重要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粤剧人物和岭南骑楼等内容,
“可以说,陈家祠的陶塑容纳的故事量很大,需要后人解读的元素也很多,其中涉及的粤剧人物和岭南骑楼等细节记录着逾百年的文化生活片段。”12月25日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博士指出,如果有机会再逛陈家祠,观众可以带个望远镜拉近距离一睹屋脊真容,昔日岭南大兴祠堂风陶塑远销东南亚“提起陶塑瓦脊,很多人都不熟悉,其实始于秦汉时期的兵马俑就是中国最经典的陶塑品。
陈家祠的陶塑瓦脊,是防水防风和装饰的重要构件,广州曾出土过形式多样的汉代陶屋,岭南地区现存最早的石湾陶塑瓦脊制作于1793年(三水胥江祖庙),陈家祠的陶塑瓦脊是清末石湾陶塑瓦脊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实证。”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石浩斌介绍,陈家祠共有11条陶塑脊饰,皆由石湾著名的陶塑商号所造,分别位于东西走向9座厅堂的正脊上,总长达156米,均为双面人物花卉脊,体型高大、层次丰富、装饰繁缛、人物众多,是清末陶塑脊饰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陈家祠的脊饰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进聚贤堂脊饰,长26.95米,高2.9米,鳌鱼高1.53米,整座脊饰人物总数223人,其中正中的亭台楼阁背景塑由83人的多组戏曲人物群像构成。聚贤堂脊饰在陈家祠众多脊饰中规模最大,为吴奇玉店在光绪十七年(1891)所造,光绪三十四年(1908)遭飓风毁坏,宣统叁年(1911)由文如壁店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