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台汉墓导游词导游词:武威雷台汉墓它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是中国旅游标志“飞燕过马”之地。雷台汉墓景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北部,依雷神旧观而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雷台汉墓的导游词,了解一下雷台汉墓!相信大家对青铜奔马的“马背上的飞燕”这个名字都很熟悉,但对雷台汉墓就没那么熟悉了,别急,请先听我说,现在给你慢慢介绍。
东汉青铜奔马简介青铜奔马,又名马超龙雀、马踏、青铜奔马、马袭鸦、鹰扫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都是东汉的青铜器。1969年10月在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东汉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公斤。形象苍劲俊朗,独具魅力。马昂首嘶鸣,躯干强健,四肢细长,腿蹄灵便,三足向前腾空,一脚向前飞奔。
东汉青铜奔马文物特征东汉青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公斤。马昂首嘶鸣,躯干强健,四肢细长,腿蹄灵便,三足向前腾空,一脚向前飞奔。一匹巨大的马踩在一只飞奔的龙雀背上,龙雀惊讶地回头望去,展现出马儿腾空而起,飞速奔跑的雄姿。
雷台是一个长方形的夯台,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米。因戏台上明代中期的建筑雷祖观而得名。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武威县志》记载,“灵君台,城北,晋张”这里的台指的是雷台,所以雷台也叫台。舞台上现有建筑有三星厅、雷祖厅、北斗厅、南斗六星厅、穿越厅、东西伴厅、廊室等。1969年,当地农民在挖隧道备战时,在雷台下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的大型砖墓。
墓室分为前、中、后三室。前房附着于左右耳腔,中房附着于右耳腔。墓门朝东,从墓尾到墓门的长度为19.34米。这座墓虽然多次被盗,但仍有不少遗迹,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墓中出土了22l件金、银、铜、铁、玉、骨、石和陶器。其中,有99件精美的青铜车马武士俑,尤其是引人注目的青铜奔马。
3、雷台汉墓的导游词雷台汉墓指南:武威雷台汉墓它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是中国旅游标志“飞燕骑马”之地。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雷台汉墓的导游词,了解一下雷台汉墓!第一,在很多旅游城市,你可以看到“飞燕在马上”的雕塑形象,这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这个著名的青铜奔马标志来自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文物。雷台,以道教神仙布勒之神文仲命名。
雷台汉墓景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北部,依雷神旧观而建。景区正门朝南,是一座仿秦汉风格的建筑,门楣上有两个隶书大字:雷台。从大门望进去,一个高高的平台高耸入云,顶端是著名的“飞燕骑在马上”雕像,这样的设计很自然的让人联想到“天马行空”的典故,让人深思、深思,可谓匠心独运。相信大家对青铜奔马的“马背上的飞燕”这个名字都很熟悉,但对雷台汉墓就没那么熟悉了,别急,请先听我说,现在给你慢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