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岷江水流到都江堰一年四季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但米亚罗的沟水很多褐色,典型没有植被的高山雪融化的水和土混合导致的颜色,世人瞩目的水利工程就在刚出山谷不远的地方修建的,都江堰的水是整个成都周边的饮用、灌溉、工业主要水源,没有受到污染,水质来自高山雪原。
1、成都如果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我们应该往哪里跑?
我的天,多了解点常识好不好!如果成都发生地震,你哪里都不用跑,除非你住平房,附近是一片开阔地带。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吗?这已经是千年一遇的大地震了,而且内陆地区很难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超过8级的地震一般发生在海洋附近的板块,成都地处成都平原中心地带,下面没有断裂带,有山脉的地方才会有断裂带。离市区最近的断裂带是龙泉山断裂带,不过这里不大可能发生规模较大的地震,
因此5.12特大地震已经是我们经历过的离成都最近的、规模最大的地震了,这一地震已经使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已经很不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了。5.12特大地震,成都市区没有任何房屋倒塌,这得益于1976年以来执行的抗震设防标准,目前成都市的普通建筑是按照地震烈度7度来设防的,而大型公共建筑则是按地震烈度8度设防的。
2、都江堰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都江堰的水从哪里来的?都江堰的水属于岷江水系,分东源和西源,传统上东源岷江水正源,东源发源松潘县北部的岷山山系弓杠岭南麓隆板沟,岷江西源,发源于松潘县岷山山系郎架岭。东西源流经过川主寺汇合,岷江源头和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m)有关,所以称岷江,由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分布了无数高峰峡谷,而且在红原、松潘和若尔盖交界处,又是高原草原和山峰峡谷过度带。
在这条分水岭的大山脉中孕育了四条重要的水系,流经若尔盖的白河和黑河是黄河上游的两大支流。黑河发源于红原与松潘两县交界岷山西麓的洞亚恰,由东南流向西北,经若尔盖县,于甘肃玛曲县曲果果芒汇入黄河,河道长456公里,流域面积7608平方公里,白河,发源于红原县壤口乡与刷经寺镇之间,北流入若尔盖县,在唐克镇北约7km处入黄河,长约150km,形成九曲黄河第一湾。
黑河和白河位于黄河流域最南部,流经若尔盖高原,两河分水岭差不多高的地形,一个山体不一样的流向,流过若尔盖平坦草原,所以又叫“姊妹河”,它们往北后和黄河汇合,向东流至甘肃成黄河水系,松潘往东北过去就是九寨沟,那里形成另外一条水系,流经平武、绵阳成涪江,至遂宁到合川和嘉陵江汇合,九寨沟还有一条河流经九寨沟市、甘肃文县成白水江,往下和白龙江合流,之后流经广元和嘉陵江汇合;需要说明的是白龙江发源于甘肃碌曲县与四川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流经甘南州的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市的宕昌县、武都区、文县,在四川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
这里涪江和白水江统一称为九寨沟水系,这又说明了若尔盖复杂大山脉和海拔高的特殊地理位置。另外一条河在若尔盖西边的红原沿梭磨河峡谷流经马尔康、金川、丹巴后成大渡河水系,之后往泸定、石棉、汉源、峨边方向奔流到乐山,在乐山,大渡河又和都江堰流下来的岷江汇合了,大渡河的红原支流和岷江来自同一个大山体,形状如倒V字,只不过岷江在东南,大渡河在西南,而且大渡河流经地方更远更多。
两河到乐山大佛处汇合才算完整岷江,也就是长江支流,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从河源学上大渡河应为岷江正源,从传统上讲松潘到乐山干流为岷江的正源。而来自红原、若尔盖、松潘、黑水、理县、汶川等县的水系合流统称成岷江水系,岷江往西南方向流至成都平原的第一站——都江堰,都江堰以上为上游,至乐山段为中游,乐山到宜宾为下游,
这就是都江堰的主要水源。世人瞩目的水利工程就在刚出山谷不远的地方修建的,其中从若尔盖和松潘交界奔流到都江堰的水至少行程650公里,好,我为什么说明上面几条河的流向?因为红原、若尔盖、松潘是岷江水系、黄河水系、大渡河水系、九寨沟水系的分水岭了,可想而知海拔(四千多米)肯定已经非常高了。岷江上游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山脉往西南倒,岷江源头主要三个:松潘至茂县为主要支流和雅克夏雪山、黑水其它支流的水到茂县汇合形成岷江上游前段,四姑娘山、巴朗山、卧龙、雪隆包、理县其它支流、九顶山等水系在汶川和岷江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