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城。14年,又把俗北道改为济南道,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把济南附属于岱北道,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目前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发现约七八处,其中仅济南章丘就有4处。
1、济南建城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目前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发现约七八处,其中仅济南章丘就有4处。相传舜(约公元前22世纪)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历山即济南市区南部的千佛山。关于济南古城的兴建,济南古城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商代的谭国,它曾在章丘县城子崖修建城围。
此地离今天济南市区35.7公里,与我们要说的济南古城是两码事,但城子崖城围的出现又是古济南城的维形,所以应把城子崖看作是济南古城的根。东周后期的齐国设历下邑,这是历下城垣的开始,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因地济水之南,故名。西晋永嘉年间大约是在公元307——312年之间的时间,又在古城以东另建东城,并把济南郡治所由东平陵移至历城,济南开始建有土城,
所以,正是因为这段历史,至今平陵地区的群众还流传着“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传说。而时间到了元朝后,人们又把古城和东城合一,这样一来,古城的范围又扩大了,等到了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又改建为砖城,这座砖城的规模为方圆12里18丈2尺,高3丈2尺,城池护城河宽5丈,深3丈。辟四门:东门称为齐川门;西门称为泺源门;南门称为舜田门,后改为历山门;北门称为汇波门,
此次修建,是历朝规模最大和最完善的一次。时间到了清朝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在城外又筑土圩,周长40里,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又在东西南三面改建为石圩。这座古城,由于历代的不断修建,济南古城里里外外布局合理,加上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等七十二泉以及其他自然景观,同济南古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使济南古城更显得古朴、雄伟、壮丽,
诗人刘风诰称颂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可以说是高度概括了济南古城的千古风流。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把济南附属于岱北道,1914年,又把俗北道改为济南道。1929年,正式改设为济南市,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从此,济南获得新生,旧貌换新颜,这座古城不得不与时代告别,但它存在了2400多年,不愧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名城。
为什么要把济南建成特大城市?为什么要人口达到700万以至更多?原来200万人,即不堵车也没有雾霾,不是很好吗?济南的面积就那么大,路就那几条,再拓宽、再架高架、在修地铁。还是那么大的儿地,人越多越堵,污染越厉害,何苦来纳?还是做好自己特点的济南就好。不必要和别的城市比人多、比楼价、比GDP,管它二线、三线,只有易居、怡人就好。
3、为什么历朝历代,从来没有把济南作为都城?
济南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城,在全国大一统的秦汉唐,都城定于长安,如今的西安,那时的长安可是世界文明的中心,西安也是古都之首。另外,洛阳、南京、北京都曾在历史上做过首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两国,首都也分别是临淄和曲阜。济南为什么没被看上定为都城?首都需要什么区位条件呢?一是经济条件要发达,物资丰厚,满足京城强大的需求,
二是地理位置要尽量在全国中心位置,交通便捷,方面政令通达。三是要易守难攻,济南的位置偏东,距离南北方中心位置都有点距离,在南北方都城交替中也没有拿来当做都城,济南位于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特别容易在战乱中充当主阵地的角色,这对于都城的稳固安宁非常不利,是不适合用来做都城的。后来黄河改道途径济南,济南在黄河下游,受到这条脾气暴躁的地上河威胁,是一条非常不利的因素,不适合当做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