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成绩,是我的追求。今年无锡马拉松318之前的训练大多数时候是每周跑2次,也有跑1次或者3次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跑步有个同频率的跑友能够更好的跑出好成绩,但是面对前面短时间没法拉开距离的朋友而言,哪里能够找到速度最合适的跑友。
1、你的马拉松成绩目标是多少?
我的目标是跑进250,我是2018年11月参加的肇庆首马335完赛,2020年1月为第八个马拉松255完赛,历经14个月,年跑量2700㎞,以有氧心率为主,核心力量训练为辅,身体较为结实,身高175㎝、体重75㎏,体重来说不占优势,但归结于我核心力量较好。因此,我2020年下半年希望增加一些间歇训练,目标是跑进250[加油],
2、你跑马拉松最好成绩是多少?
48岁,长跑五年,2014年因为太胖身高178,体重185斤,血压也有点高,开始长跑,开始只能跑200米,然后每年365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坚持,五年过去了,体重减到135斤,血压比正常人还好,当然跑步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迈步挥手都是那么的和谐。现在5公里pb18分多,10公里38分多,半马125,全马2小时58,继续奔跑吧,有句话说的话,宁愿死在跑道上也不躺在病床上,加油,
3、业余跑者,马拉松最好的成绩336?如何跑进310?
2017年跑348,2019年跑306.我的训练给你参考一下。近3年的月跑量如下图,2017年累计2083km,2018年累计1335km,春天坐骨神经痛跑休一个月。2019年11个月累计1802km,嘉兴马拉松跑了306.跑量不解决所有问题,跑质才是关键。没有恢复的训练可以认为是垃圾训练,反过来已经恢复了但强度不足的训练也是垃圾训练,
有氧,速度,耐力,力量,有针对性地去训练。每次跑步训练都有目的!不要为了跑而跑,都知道“跑步的经济性”,有没有想过还有“训练的经济性”?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成绩,是我的追求,今年无锡马拉松318之前的训练大多数时候是每周跑2次,也有跑1次或者3次的。一般来说都是1次间歇,1次耐力为主,其他时候抽空就快走!大步流星地快走。
10分钟也不嫌弃少,积少成多,通过快走来恢复,来保证2次重点课的质量。间歇时的距离大约10km,心率80%以上,耐力跑的距离20km以上,一般是半程,赛前有30km。春节期间,没有跑间歇,但是保证了耐力跑今年嘉兴马拉松306之前的训练5月份到8月份,主要还是每周跑2次,1次间歇,1次耐力,跑量在150km左右。
4、万人马拉松比赛站前排的是不是比站后排的有优势?
对于高手以及想刷PB的朋友而言,在前排远远比后排更具优势,下面我说说理由,站在前排,枪声一响,基本就能很快的越过起点,高手能够很快的冲到前面去领队,速度稍快一点的朋友因为前面没有人当道,很快就能调节好自己的状态跑下去。站在后排的跑友,枪声一响,只能是小步幅往前走,甚至直接是慢慢走向起点,在没有分区的马拉松赛道上,这种情况最恶心,可能跑到起点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十来分钟,也就是你已经慢跑了差不多一公里的距离,原以为过了起点会更好,殊不知这时候前面依然还是一堆人,
这堆人里面有速度快的,也有速度很慢的,速度慢的开始就是低配速而且左中右的赛道全部给你挤满,你要想跑快一点只能随时调节自己速度,时快时慢,这样很影响自己后面的发挥,跑慢一点,前面一堆人估计要三五公里才能慢慢拉开距离,到时候不要想什么刷PB,能够正常跑下来已经不错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跑步有个同频率的跑友能够更好的跑出好成绩,但是面对前面短时间没法拉开距离的朋友而言,哪里能够找到速度最合适的跑友?而站在前排的就很容易找到速度差不多或者比你快的跑友,这时候保持状态跟着他,即使只能跟十来公里,那时侯你可以继续选择和你速度差不多的跑友继续跟上,这样一场全马下来没有意外基本能够刷新自己的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