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今天在安徽的人民还是对被合肥这个刚刚兴起60年的省会支配而常生抱怨。35年,淮南铁路修通,从北部的淮南铁路经过合肥到南面的芜湖,到达长江,早在1945年,国民政府就将安徽的省会从安庆,迁移到合肥,从清朝的康熙六年到民国1936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
1、安徽的省会原本在安庆,1952年,为何迁移到了中部的合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萨沙至今也没有想得很清楚,我是南京人,安徽的大城市我基本都去过,合肥、芜湖、安庆、蚌埠等等!相比起来,目前合肥城市规模最大,发展一般。我举个小例子,明明合肥有安徽儿童医院,很多安徽的老百姓还是来南京儿童医院看病,由此可见一斑。安庆发展的不错,但同合肥相比,规模就小了很多,
其实,早在1945年,国民政府就将安徽的省会从安庆,迁移到合肥。早在清末,满清政府就体会到安庆作为省会的不足,自古以来,安庆都是安徽的军事重镇,扼守长江要隘。沿着长江无论从东到西,还是从西到东,务必占领安庆,太平军同清军,在安庆鏖战多年,死伤无数。安庆丢失以后,没多久太平天国就灭亡了,然而,这是以前的事情了。
在没有铁路的年代,一切大规模物资运输要依赖水运,扼守长江的安庆自然非常重要,时代不同了。随着铁路的出现,江运日趋衰亡,既然江运不重要,安庆也就体现了劣势。作为省会,它的地理位置太靠南了,而且周围地形很复杂,水网纵横,修建铁路都很困难,相反,当时还是小城的合肥位置在安徽中部,位置更好一些。1935年,淮南铁路修通,从北部的淮南铁路经过合肥到南面的芜湖,到达长江,
2、为什么历史上安徽总在换省会?合肥是怎么胜出的?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当过安徽省会的地方,一只手数不下来,从清朝的康熙六年到民国1936年,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实际上安庆、芜湖、蚌埠、当涂、歙县都是一直有机会做安徽的省会,包括今天在安徽的人民还是对被合肥这个刚刚兴起60年的省会支配而常生抱怨。安庆在古代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最为人所知的要数太平天国时候安庆之战,安庆是守卫南京的门户。
安庆失手,南京就很快陷落了,安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它是连接长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的枢纽。漕运在近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芜湖一直被大家所看好,也是因为它在长江边上,在近代有“米市”之称,也是近代安徽第一个开放的通商口岸。歙县被考虑是因为歙县位于古徽州范围内,人杰地灵,那里诞生了太多才子状元,为什么安庆换成合肥?首先是因为中央下的指令。
毛泽东主席一声令下,就定合肥,合肥位于安徽省的中部,而安庆在安徽省的南部,省会设在南方不好管理经常爆发农民起义的皖北。第二个是因为抗日战争的破坏,合肥城小,不容易守,在战争中日寇不看好这个地方,所以城市损害小,但是在战后就利于重建,安徽省主席李品仙就已经动了此后启用合肥的念头:“合肥历史悠久,人文代兴,贤才辈出,胜利后,我们要将安徽省会迁往合肥。
3、近代以来,合肥涌现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介绍几位安徽合肥籍的解放军将军,应该也是名人,他们是:△李长才,安徽合肥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50年出生,历任陆军第12集团军副政委、陆军第31集团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副政委、兰州军区政委等职务,2011年07月23日晋升上将军衔。△徐承云,安徽肥东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5年12日出生,历任第12集团军副军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第12集团军军长、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南京军区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2004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
△董万才,安徽肥西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7年8月生,1974年入伍,曾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国防科委23基地政委,总装备部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务,2005年晋升中将军衔。△温光春,安徽肥东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1年10月出生,曾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97年晋升中将,是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