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河南邓州市的农村新人结婚的风俗习惯,在我的记忆里从85年到99年,那时候的老百姓为了办一次宴席要准备半年,宴席的菜品还是以素菜为主,那时候一般是16个菜到18个菜,加两个汤,不管16还是18个菜,素菜都要占10至12个,但宾朋们会把饭菜差不多吃完,让主家心里有一种满意的笑容。
1、在农村办喜事,摆酒席要上多少个菜才合适?
现在的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改变,对于宴席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我的记忆里从85年到99年,那时候的老百姓为了办一次宴席要准备半年,宴席的菜品还是以素菜为主,那时候一般是16个菜到18个菜,加两个汤,不管16还是18个菜,素菜都要占10至12个,但宾朋们会把饭菜差不多吃完,让主家心里有一种满意的笑容,
现在的农村不管啥宴席都是以肉类为主,现在一般都是20道菜之22道菜,以前没有的海鲜,现在有了,整只鸡,整条鱼,大虾,老鳖啥都有,相反肉类要占10到16个菜,可是人们却吃不多少,有的可能会剩一半或许更多,这其中的原因我不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的生活好了,人们对生活的标准不一样了,人们对饮食的标准也更绿色化,
2、农村酒席往往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是什么菜呢?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一进了腊月,农村办喜事的就多了起来,酒席吃的越来越多,在农村人们办酒席时的讲究特别多,比如几点开席,酒席上有多少道菜等等,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酒席最后要上一道“送客菜”,上完这道菜,人们便知道菜已经上完,吃完这道菜就要走人了,那么这道“送客菜”,是什么菜呢?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
可能是在隔壁村子,习俗就会相差很大,在我们这里,酒席的最后一道菜一般是一碗汤,在以前是西红柿鸡蛋汤,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西红柿鸡蛋汤换成了肉丸汤,反正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碗汤是今天酒席中的最后一道菜,吃完了这道菜就没有其他菜了,也被称为“送客菜”。我们这里的主食是馒头,所以一般在上完汤以后,人们并不会着急吃也不会着急走,因为除了凉菜炒菜和汤以外,还有主食和大锅菜,
很多上了岁数的人咬不动凉菜和炒菜,所以虽然是早早的坐在酒席上,其实就是一直在等最后的大锅菜和馒头。有些小孩子慌着玩,再吃了几口鸡肉鱼肉以后便跑出去玩,等汤上来以后,母亲们便将孩子们抓回来让他们再吃点大锅菜和馒头,要不一会下了酒席便该吵着饿了,去年我一个同学嫁到隔壁县,我们几个送新娘的同学都是我们本县的,因为他们那个做酒席的大厨手艺真的是太差了,凉菜炒菜我们也基本没吃,都在等最后的大锅菜,结果在上完汤以后半天不见踪影,其他桌已经有离席的,结果我们问完当地人才知道,他们那里上完汤以后就再也没有东西了,同桌的一个大姐开玩笑的说那不是上了滚蛋汤了吗,让咱们喝完就滚蛋呢!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习惯,你们那里酒席上的“送客菜”是什么呢?欢迎回复讨论。
3、河南南阳农村结婚有什么习俗?
河南邓州市的农村新人结婚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年轻男女通过媒人介绍认识,如果双方都没有什么意见,那么第一个需要走程序“看家”,这一天,女方到男方家里,随行的有女方的母亲,嫂子,婶子等亲属。男方要备下宴席,热情招待,吃过饭,男方要把定婚的见面礼给女方,现在都流行是万里挑一,就是一万零一元,另外随行的大人小孩都要给红包,每个人一百到五百不等,
一般来说,“看家”后离谈婚论嫁就不远了,首先男方要订住结婚的具体时间,然后派人去女方家“送日子”,就是告诉女方家里哪一天结婚,同时也要把礼金送去,家里有新房子的,可能要少一点,几万元,没有房子的,需要二三十万元。女方在结婚前一天宴请自家的亲朋好友,第二天上午男方的迎亲车队就来了,要给女方家里带“四色礼”,有猪肉,酒,粉条,羊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