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待遇,仔细想想,真的会有多少人还愿意去创业。这里有聪慧的,有机灵的,有稳重的,也有懒散的,但是,在这个岗位上待久了,大部分(不用怀疑,至少超过八成)公务员都会变成安于现状的,我不是济宁人,但在济宁地学习、工作、生活了近40年,也算半个济宁人了,轮城市发展,与八十年代相比,扩大了不少倍,轮经济发展,一直在全省中下游徘徊,轮居民收入,不算高,但房价有点高,税收也就靠兖矿、邹城电厂等国企纳税大户撑着,但济宁市的领导换得快,也升的快,外来的领导有点水土不服,辞职去华大的梅市长就是个例子。
1、山东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创业3年内基本工资照发,会有多少离岗创业?
机关人员带薪离岗创业,已经不是头一回,就如同二孩政策,看好的永远比实际行动的多。虽然政策是很鼓励创业,但作为机关人员,尤其是在体制内摸爬滚打十年余载的人员,对于这个政策响应者并非云云,关于这个问题,从心理上阐述,更利于我们去理解。鄙人正是一名体制内人员,不过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对体制内的人人物物也算看了个大概,
首先不可否认,能考上事业编公务员的,在某些方面总有超越他人的部分。这里有聪慧的,有机灵的,有稳重的,也有懒散的,但是,在这个岗位上待久了,大部分(不用怀疑,至少超过八成)公务员都会变成安于现状的,为什么?工作环境轻松,三天两天饭局,动不动有人塞烟塞酒,加之在当地中等偏上的工资,如果还有人说工资低,那么真的是不了解这个饭碗。
节假日、年假,碰上周末,随便再请个两天假,就是一个大多人羡慕的小长假了,这么好的待遇,仔细想想,真的会有多少人还愿意去创业?创业最需要什么?是政策里安稳的环境,可退可进的选择?创业需要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需要斩断自己退路,全力付出,这样才是创业。按问题说的,山东事业单位离岗创业,我想,这可以说是拿着事业编工资,开展自己的副业差不多,和创业,还是不一样的!,
2、请济宁人谈谈济宁人,现在的济宁人怎么样?从为人处事方面及做人方面的看法?
我不是济宁人,但在济宁地学习、工作、生活了近40年,也算半个济宁人了,轮城市发展,与八十年代相比,扩大了不少倍,轮经济发展,一直在全省中下游徘徊,轮居民收入,不算高,但房价有点高,税收也就靠兖矿、邹城电厂等国企纳税大户撑着,但济宁市的领导换得快,也升的快,外来的领导有点水土不服,辞职去华大的梅市长就是个例子。
城市扩大很多的原因,就是每届主要领导的战略思路不一样,所以几年就一变,向南突破了小北湖(现在美其名曰太白湖),向西突破了京杭大运河,与嘉祥县快连成一块了,向东与兖州、邹城要相望了,向北又突破了十几公里,农民的土地卖了不少,东部矿区开发造成的塌陷区与南四湖连在一起,再不转型发展,就算不上宜居城市了,况且也就是个三线城市,要建设中华文化名城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图纸上了,这是本人的一点粗浅看法,是否点赞、吐槽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