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州建机场早在1935年就已经有过规划和构想。分析后可以明显发现,如果聊城民用机场建在这里,那边东昌府区、阳谷、莘县、冠县距离机场都半小时内,辐射范围广大,而且建在西边,不会再隔断城市东延以及聊茌东大三角的发展了,为后续发展留足发展空间,济宁新机场(兖州漕河)三、新机场的选址2015年9月16日至18日,国家民航局委托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规划设计总院对济宁市新建机场场址进行现场踏勘评审并举行评估会。
1、为什么要选在胶州建机场?
多谢邀请,小编打算给你一个很“遥远”的答案。其实在胶州建机场早在1935年就已经有过规划和构想,貌似交通史上很多关于飞机和机场的设想,都和战争相关。只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民用的考虑才占了上风,和平年代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现在早已成为山东最大空港的流亭机场,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青岛新的国际机场落户胶州,
说到机场,那就追根溯源,从青岛的民航史开始说吧。青岛的民航史是从1933年开始的,这一年的一月份,沧口机场投入运营。据记者,1月11日,这一天,由上海至北平的空中航线通航,航程1427公里,途经南京、海州、青岛、天津,此为青岛首次开通空中航线。沧口机场的设立,经历了两年的波折,1931年,中国航空公司成立不久,其副总与时任青岛市市长的沈鸿烈多次磋商后达成协议,在当时的沪平航线中添了青岛一站。
1932年6月,中航开始筹备上海—北平的航线,当时的交通部门为筹设沧口飞机场到青岛交涉,机场用地在沧口大堡头村,共3211公亩。这块地被日本山东农事株式会社以“租用”名义霸占,租期3年,早已期满,日方提出要续租30年,遭到拒绝,一计不成,日本人又生一计:要求青岛出资购买。最终这块地被以25000元赎回,由中航租用,
自此,沧口机场得以筹建,有了青岛的民航运输线。时间到了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颁布,里面有一项内容:青岛飞机场转移至胶州塔埠头东南海滩一带,青岛市档案馆宣传处处长周兆利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规划者已意识到飞机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进步之速,一日千里,将来成为普及化之交通工具,实意中事’。
2、聊城的新飞机场建在那里?
重磅消息!4月中旬,《聊城机场预选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发布,根据相关资料披露,聊城民用机场预选址位于东昌府区郑家镇西南,总用地约4500亩。没想到聊城机场的预选址这么快就确定了机场预选址:郑家镇西南!坐飞机的日子指日可待,从聊城出发哦!这下可以愉快的装逼了,哈哈哈~郑家镇区位图公开资料显示,郑家镇位于东昌府区西南约26公里处,全镇辖55个行政村,47000人,郑家镇是全国最大的轴承保持器生产基地,
全国较大的平垫圈生产基地,郑家镇曾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民营经济发展明星乡镇”。观察地图不难发现,郑家镇处在东昌府区、莘县、冠县三地组成的三角的大约中心地带,离中心城区距离适中,东挨张炉集,南靠沙镇。平原地形开阔,交通较为便捷,向北向南不远便有济聊、德商高速通过。以后更有青蓝高速等路网穿过,分析后可以明显发现,如果聊城民用机场建在这里,那边东昌府区、阳谷、莘县、冠县距离机场都半小时内,辐射范围广大,而且建在西边,不会再隔断城市东延以及聊茌东大三角的发展了,为后续发展留足发展空间。
据了解,这次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主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主要断层活动性资料,通过查明场址区及附近有无地震断层通过,了解场地土层结构变化,实施现场剪切波速测试,采取样品实验,测定岩土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合成场地基岩地震动时程;建立与场地相适应的力学模型,根据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得到的地震动时程,确定场地各控制孔位地表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范围内地震动参数,给出规准化场地地震动相关反应谱,给出上述各工程的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结果,给出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