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认为广东湛江“很不广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湛江是广东的21个地级市之一,论辖区面积,湛江的辖区面积13263平方公里,位居广东第六名;论常住人口,湛江的常住人口733.20万人,位居广东第四名,近代历史上的湛江更是不得了,曾位居广东第二大城市。
“广州湾”这三个字,是法殖民时期的名字,跟广州没关系,是旧南三都的一个地点。再说,广州湾当时也只是当时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岛屿久麻斜海湾而已,只占现在湛江地区的小部分,恢复这个名字没什么意义,然而,“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适,我个人认为1945年收复广州湾时,临时取的“湛江”二字太仓促。这个湛字,据说来自隋朝设置的一个“椹川县”,知道著名的“椹川大道”怎么来的了吧?可穿越到隋朝喔,嘿嘿,
当时起名的人,觉得“椹”不能代表这里,所以改为“湛”,一是有水有海,二喻蓝色。“川”字是两山夹水,也不合湛江地形,改为江(平原上的大河)更合适,于是,1945年8月19日,中法签约交接广州湾,8月22日就敲定“湛江”并公布于众,貌似有改天换地的感觉,但确实太仓促了。湛江,这个称谓,脱离了上千年的本地历史,让人没有归宿感,
从历史上看,一千多年前,唐贞观时期,雷州半岛就被命名为“雷州”,清代又称雷州府,吴川、廉江,曾属化州,明清又属高州府。实际上,现在的湛江地区是过去雷州府与高州府部分地区的合并,后来,经过几次不合理的区域划分,将湛江地区变成了雷州话、吴川话、涯话、白话混合的大杂烩地区,不同文化和民系交融在一起,既冲突又融合,大家已习已为常。
那湛江到底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纵横哥觉得应保留“雷州”二字吧,或叫“新雷”,或干脆收回茂名,改为“高雷”,最后,强烈建议现在的县级市雷州恢复“海康”的旧名!这个小县级市就冠了“雷州”这个历史大名,它受不起啊!答案发出后,有些朋友意见比较大,我想可能是因为,湛江现在的区域,不仅包括过去雷州府的地盘,也包括高州府的一部分,所以我也有说“高雷”。
2、有人说广东湛江“很不广东”,你怎么看?
湛江是广东的21个地级市之一,论辖区面积,湛江的辖区面积13263平方公里,位居广东第六名;论常住人口,湛江的常住人口733.20万人,位居广东第四名,而近代历史上的湛江更是不得了,曾位居广东第二大城市!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认为广东湛江“很不广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一.湛江市在广东内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但是经济发展却与其区位优势不相匹配:湛江市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独特,从全国的角度来看,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
同时,湛江市位于广东的最西端,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也就是说,湛江市刚好位于广东、广西、海南三地的交汇处。按道理来说,这是湛江市最大的区位优势,在广东省内是独一无二的,其经济发展应该取得非常大的成绩才对!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湛江市虽然在广东内具有非常优越的区位优势,但是其经济发展却一直比较缓慢,在广东省的排名一直处于中游水平,
而且湛江市的GDP,历年来一直被不起眼的茂名市“吊打”,始终压着一头。可以说,湛江市在经济上的发展,一点也不像广东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那么厉害!二.广东人感觉湛江市非常遥远,存在感不高:湛江市因为其地理上位于广东的最西端,与广东省城广州市相隔非常的遥远,所以一直以来广东人也一直都感觉湛江市非常的遥远,
可以说从湛江市到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广西的首府南宁市,都要比去省城广州市近得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广东省内,湛江市的存在感一直都不高,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很多人也许都听说过湛江市,但是肯定很多人都没有去过湛江市,湛江市的距离遥远、存在感低,可想而知,因而相应的省对其的扶持力度、投资力度也不会很大,三.很多人都以为湛江市是跟广西和海南“混”的,但是湛江市根本就没有受到广西、海南的经济带动:1.湛江市“很不广东”,也没有“像广西”、“像海南”:因为地理上湛江市远离珠三角地区,紧挨着广西和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