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河南话有三类简称豫语,一类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即为人们通常习惯所说的狭义的河南话。许多入声字的读音和声调,被一些年轻人从普通话类推成了河南话,即采用普通话的读音,而将声调调型变化成河南话的形式,这次战后,张巡接到朝廷诏书,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
1、商丘在河南怎么样呢?
从安徽砀山站,沿着陇海线铁路继续向西北前行,只需要65千米便来到了商丘。商丘距离徐州也只有150千米,河南商丘是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交汇处,连霍高速也贯彻全境,商丘市是全国性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丘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腹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中华文明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历史上曾多次被洪水淹没,屡次重建。
商朝人热衷商品交易,商人的“商”这个字,都是从商朝这里发展出来的,商丘市地貌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商丘市属淮河流域,历史上淮河多次受到黄河侵扰。睢阳区是商丘市的中心城区,三皇五帝之首的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睢阳区是商朝、周朝宋国、汉朝梁国、魏晋梁国、宋朝等历史时期的都城,燧人、颛顼、帝喾、姒相、商汤、微子、刘武、元颢、赵构等先后在此建都立国,
睢阳有很多名胜古迹,商丘古城、燧皇陵、帝喾陵、阏伯台、中国商文化博物馆、微子祠、文雅台、宋国故城、应天书院、张巡祠等其中商丘古城与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阏伯台应天书院有些古迹年代太久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重建的了,我这里要重点说说张巡祠,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壮的史实,张巡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唐玄宗开元末年(公元741年)以一介书生身份考中进士。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数月后,安禄山就攻陷东都洛阳称帝,国号为“大燕”。由于大唐安定日子太久,叛军声势浩大,一些州县官员,早就吓得手足无措,望风而降,安史之乱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此时张巡一直组织人员抵抗,怎奈兵马太少,很难防守,撤出雍丘后,率队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匹三百,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与太守许远一起抵抗。
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这次战后,张巡接到朝廷诏书,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祠张巡祠此时,大唐核心的中原地带,已经被叛军占领,朝廷仅剩下长江、淮河流域的赋税,睢阳位于隋唐大运河汴河中段,是江淮流域的重镇,如果失守,运河阻塞,大唐很难再坚持,
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能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之久,在此其间朝廷不断获得江淮赋税的接济,慢慢恢复了元气、并开始了反攻,前一个月已收复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江山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了10月之久。大唐保住了,可睢阳被攻陷了,张巡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终年四十九岁,
守城最艰难时刻,为了胜利,曾经发生了吃人的悲壮一幕,即使这样全城军民也没有放弃坚持。张巡被俘后被游街示众,将士见到他后,起立哭泣,张巡说:“大家镇静,不要怕,死是命中注定的,”众人因悲伤而无法仰面正视他。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邓国公,并授其子官职,大家觉得商丘怎么样?欢迎留言,探讨。
2、河南哪个城市是正宗的河南话?
谢谢邀请,河南话有三类简称豫语,一类是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即为人们通常习惯所说的狭义的河南话,其次是通行于豫北太行山一带的晋语-邯新片,分布在济源、焦作、新乡、安阳的各辖县。还有一小部分则为通行于豫南地区的江淮官话-黄孝片,分布在信阳的新县、光山县,三种方言之间均不可以顺利的交流,郑州:河南话洛阳:河南话开封:河南话南阳:河南话三门峡:豫晋混合方言焦作:晋语新乡:市区河南话,郊区晋语鹤壁:市区河南话,郊区晋语安阳:晋语濮阳:豫鲁混合方言驻马店:河南话漯河:河南话平顶山:河南话许昌:河南话周口:河南话商丘:河南话信阳:楚语偏湖北方言济源:晋语永城:河南话传统的音韵学认为语言含有声、韵、调等因素,现代音韵学又拓展了一些新的领域,如韵律音韵学(Prosodic)和节律音韵学(MetricalPho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