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时的南方,只有南京和杭州较为合适,而洪武帝定都时,杭州并没有被他控制,所以洪武帝只能选择定都南京。明朝定都南京将使大明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重合,这对大明的稳定和发展极为有利,对于明朝初建都南京,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如果,明朝定都南方,历史仍然重演的话,至不济可以放弃北方,让给李闯。
1、明朝建国初期为何定都南京?
明朝建国初期,之所以定都南京:1,明朝崛起于南方,明朝统一中原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完成的统一。所以洪武帝会选择定都南方,纵观当时的南方,只有南京和杭州较为合适,而洪武帝定都时,杭州并没有被他控制,所以洪武帝只能选择定都南京。2,华夏经济重心自商周时期开始,就逐渐南移,到了隋唐时期,华夏经济重心彻底南移了。
明朝定都南京将使大明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重合,这对大明的稳定和发展极为有利,明成祖是政变上台的,所以才将都城北迁至北京:1,迁都北京,可以避过朱允文的支持者和洪武帝的老班底,确保明成祖的江山稳固。2,元世祖忽必烈留下了京杭运河这个世界级遗产,使得北方的政治中心与南方的经济重心的时空距离,被大幅压缩了,
2、如果明朝定都南京,国家生存时间更长还是更短?
在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封建王朝选择都城的原则。首先是地利,必须要有有利于防御的地势;其次,要有足够的腹地来生产粮食,首都的一般聚居人口很多,如唐朝的长安,宋朝开封,人口最多可过百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军队,比如唐朝关内的府兵要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二,宋朝开封的禁军也可达几十万,明朝北京三大营也达五六十万人。
大量的人口需要耗费大量的粮食,所以,当首都缺少产粮的腹地时,要么如东汉迁都洛阳,要么如唐朝定时去东都洛阳就食,再要么如明清指望京杭大运河,隋朝赌上国运也要修运河,这是重要原因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一攻打南京,清廷便屈服了,主要原因就是漕运,中国早期封建王朝经济中心与政治军事中心是重合的,上述问题并不突出,但到了汉以后,经济中心逐渐东移南下,首都的选择也基本符合这个规律。
元明清是个特例,元、清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选择北京可以联系游牧区和农耕区,也是为了留个退路,明朝主要是因为朱棣的根据地在北京。所以,在农耕社会,经济中心与政治军事中心分离,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和隐患,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明朝的官方都城一直在南京,北京是实际上的都城,但官方称呼为行在,
如果都城仍在南京,有地利,长江在农耕社会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历史上南北分治,依靠的都是它。南京靠近富庶的苏杭,粮食供应不是问题,所以,能够影响明朝国祚的仍是北方游牧民族,鉴于明朝皇帝大多昏庸,天子守国门带来的弊端远大于优势。明朝的败亡源于国力无法支撑起对内对外两场战争,如果,明朝定都南方,历史仍然重演的话,至不济可以放弃北方,让给李闯。
3、南京为何成为明朝最初的首都?
对于明朝初建都南京,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古代选都城,都必须从军事、政治、经济以及风水几大方面考虑。从军事方面来说所选都城必须有足够的自然条件保护都城,在古代山、河是纯天然的防御设施,在受到敌人进攻时,都城要能固若金汤,阻止敌人的进攻,能够长时间坚守等待外援。敌人进攻时能快速便捷的调动军队支援首都,都城附近必须有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
从政治方面说都城选址必须在一个政治基础好的地方,也就是必须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都,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建都,才最有安全感,才能发展壮大属于自己或明或暗的保护力量。发令施政才能快速畅通的散发出去,从经济方面来说一个王朝的都城,就是到时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政治中心、军事中心、文化中心。只有财力雄厚地方富庶的地方才能支撑一个都城的生存和发展,
从风水方面来说中国每个朝代都讲究龙脉一说,选都城必须选龙脉上,要能在聚王气的地方建都城才能保证王朝长治久安。其实,古人所说的风水说白了也是综合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作为这几个方面的总结,说到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南京为什么会成为明初的首都?对于明朝的威胁是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而南方威胁很小,南京紧挨长江,长江划分中国南北,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防御设施,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还有钟山龙,石头虎期的险要形势,所以南京安全形势,对于明朝来说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