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自信而且负责任的告诉你,河南的粮食产量构成虽然是以小麦为代表,但是小麦绝对不是唯一,河南的玉米、花生,大豆种植同样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方面有着很亮眼的表现。河南除了种小麦,还能种什么粮食作物,作为一名出生在河南,并对自己家乡有着特殊眷恋的粮食人,我可以自豪并且负责任的除了小麦,河南的玉米,花生,稻谷和大豆种植面积也非常多,此外,诸如红薯,芝麻,谷子这样的杂粮杂豆也有不小规模的种植。
1、中秋后的暴雨会对河南、山东的玉米收割和小麦种植产生不利影响吗?
谢谢邀请,我来交流!这类内容的问题在问答里有过讨论,再简单说几句吧。中秋后的暴雨对玉米收获和播种小麦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对玉米收获影响大,而对于小麦则有利有弊。连续降雨对玉米收获的影响中秋节后我国中南部玉米种植区,都已进入收获及即将收获时期,降雨必定影响玉米的收获、晾晒,给收获、晾晒、带来极大不便,机械作业困难,晾晒不好,玉米极易霉变或生芽,
影响到品质。机器因地湿或积水,土地稀软,机器极易垂误,作业困难,有不少的地方由于积水,机器无法收获,农民又着急收获玉米,只好蹚水手工掰玉米,劳累、工作效率低,出现了个别因蹚水而致病的事情。暴雨对播种冬小麦的影响相对来说降雨对播种小麦有利有弊,利处是:降雨使土地有了充足的墒情,不用再洇地造墒,就墒整地播种小麦,可节省一笔洇地的水电费用。
麦收胎里富,充足的底墒保证了小麦的发芽生长,且天降雨水墒情更匀衡,更利于小麦苗齐苗壮整齐一致。弊端是:如果降雨不断就不好了,地湿无法整地,现在又是机械化耕种,因小麦和水稻田不同,湿泥水地不便机械耕种,唯有等待天气放晴后,湿地经风吹日晒晾到适宜耕种时才能作业。这样,小麦播种时间必然往后推迟,造成小麦播种过晚,
如果播种过晚,比如过了“霜降”至“立冬”就不适宜播种了。小麦冬前长不出有效分蘖的话,靠第二年春季返青期分蘖,分蘖率就低了,严重影响小麦后期的产量,估计这次降雨过程也该结束了,也不可能下到“霜降”或“立冬”。那时也就开始有霜或雪了,老天饿不死瞎家雀,车到山前必有路!秋也要收,麦子也要种的,顺其自然吧!天不灭人,人总是要活下去的!。
2、河南除了种小麦,还能种什么作物?
河南除了种小麦,还能种什么粮食作物?作为一名出生在河南,并对自己家乡有着特殊眷恋的粮食人,我可以自豪并且负责任的说,除了小麦,河南的玉米,花生,稻谷和大豆种植面积也非常多,此外,诸如红薯,芝麻,谷子这样的杂粮杂豆也有不小规模的种植,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种植和产量第一大省之外,还是我国玉米产量位列前五,花生产量第一大省,芝麻产量也同样位列全国各粮食前列。
小麦——河南粮食的代表!钟情三农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对于家乡的粮食生产可谓是有一种独特的感情,虽然大家都知道河南是我国仅次于黑龙江的第二大粮食产量大省,也是我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每年的小麦产量高达300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小麦之于河南,就好比玉米之于吉林,大豆之于黑龙江一样,是本省粮食最杰出的代表,但是绝非是唯一,
对于河南粮食而言,也是如此。2018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50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占据了一半左右!除此之外,河南的玉米,花生、稻谷和大豆,是种植面积排名靠前的几大粮食作物,河南粮食——不仅仅只有小麦!但是,我可以自信而且负责任的告诉你,河南的粮食产量构成虽然是以小麦为代表,但是小麦绝对不是唯一,河南的玉米、花生,大豆种植同样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方面有着很亮眼的表现。
以2018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河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前一年出现小降,但是依旧达到4900万吨左右,最终产量也达到了1000万吨以上,同时,去年河南全省的花生面积出现一定增加,最终产量也达到了300万吨以上,继续位居全国第一。而豫南地区的信阳和南阳部分地区,以及黄河沿岸的原阳地区也是我国北方稻谷的著名产区,所以河南省的稻谷种植一直都有,2018年,种子面积高达900万吨以上,最终产量达到了1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