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画了十多年油画分享几个经验。特别是对于底色,画完一遍色后,用油画刀刮平,让底层薄些,然后干了后再画第二遍第三遍色,当你有要准备画一副超写实油画的计划时,一定不是头脑发热,在当时六十年代学油画的少之又少,湖北水彩系也是优质的学科,油画和水彩画的功底不同,油画更适合性格稳重严谨,内向者,阅历丰富的学者专研。
1、有人说画家冷军的油画很逼真,那么他的画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
冷军说过,为了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会不择手段。冷军的超级写实油画个人认为以及达到了布面油画的极限了,苹果公司有一项专利叫做“视网膜显示屏技术”,个人觉得冷军的超写实技术就类似这种,甚至突破了像素的限制,可以近距离放大观看依然清晰,冷军自己称之为“人眼写实”。区别于摄影技术在于,人眼能看到所有的细节,而单反相机的成像原理则不同,如果要达到暗部清晰亮部肯定过曝了,亮部清晰了暗部细节就看不清,
而且摄影还有对焦和景深限制,即不能保证所有的地方都清晰。对于这种超级写实油画,除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要全程高度专注,并且要严格的按照步骤及利用各种手段才可达到,超写实油画技法对于画布制作、画笔、媒介剂、底料以及何种光油、颜料的制作都是非常严格。(关于这些知识可以网上搜索)冷军在访谈中曾说过,他在创作超写实油画的过程中会用到投影仪,为了追求形体的绝对准确,
这是网上流出的一张图片,可以看到这副作品在初期的样子。一般人物写实油画基本都是从头部开始,开始铺色时要画的灰一些,薄而透明,能看到色层下的起稿线,暗部也加入适量的白色,先画阴影和暗部,再画亮部,二者衔接的地方用扇形笔扫一扫,完成每一个细节刻画后,都要用扇形笔柔扫,让画像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这个方法其实并不难掌握,也是古典写实油画里常见的方法,
在研究冷军油画的过程中,最好奇的是关于那些丝毫毕现的细节冷军是如何观察的。还有模特每次休息完后头发衣物肯定会有发生变化,那冷军是用什么方法去画那些容易变化的部分,这张是冷军在画室创作《小雯》另外一张照片可以看出冷军离模特的距离发生了变化,离模特非常近,这是为了更清晰的看到细节。这是完成后局部细节,还是同样的一组照片,这张照片可以看出冷军正在画头发。
在画布的左边可以看到有两张打印稿,一张是整个头部的照片打印稿,另一张是头发的黑白稿,所以在细节描绘上冷军还是借助了照片。冷军画室,未完成的作品《小姜》完成后的局部细节,这张照片的信息可以看出冷军在画衣服的阶段用的是假人。且是专门按模特的姿势做的雕塑像,当你有要准备画一副超写实油画的计划时,一定不是头脑发热。
2、怎么养成自己的油画绘画风格?
对于一名画家来说,他被画坛认可的标志就是形成自己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观者不用看画作的署名,仅仅看画面风格,就能立刻明白是谁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成绘画风格是画家技法成熟的象征,是体现画家个人艺术价值的保证,也是让自己在美术史占据一席之地的希望。那么,什么是油画的绘画风格呢?我觉得,就是一个油画家通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后,在众多绘画形式里寻找出的个性化表达方式,灌注了自己的思乡情怀和精神指向,如同画家的脸面,跟其他画家比起来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风格可以长久流传下去,能脱离画家独立存在,后人看到这种风格,就立马能想到这名画家。怎么养成自己的油画风格?首先,需要海量学习,尤其要历代大师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别人的画法特点,以及体会别人一些独到的创作理念,并把它们加以吸收,给自己储存基础能量。同时,学习也是给自己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有效方式,
就像一个人不去爬山的话,会永远不知道山有多高,走山路有多么艰险。再者,要不断分析和思考,尤其面对一幅经典作品时,要学会分析它到底经典在哪里?跟其它名作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它又给观者带来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如果能把这些疑问一一解决掉,那么,你就学会了独立思考方式,以及领悟了名作的创作思路,就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一样,学好捕鱼的技巧,总比得到几条鱼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