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笔者为大家做个总结,在洛阳建都的13朝统治时间加起来为1445年,且洛阳建都的十三朝都是被《二十四史》承认的正统王朝。先说洛阳第一朝,斟鄩(xún)斟鄩曾是夏朝的一座都城(并不是唯一),也是现代洛阳的前身,洛阳武则天的大周都不算正统王朝,你这来个王莽的新朝,西晋不是在洛阳吗。
1、洛阳具体算是多少朝古都?
洛阳是九朝古都,从小就知道这件事。至于十三朝之说我不认可,因为按照西安的定都方法,洛阳可能不止十三,要知道西安还在长!九朝古都这个称号的含金量远高于西安的十三朝,这是乾隆御批的,那是陕西人自己吹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乾隆时期的史料比现在的史料更齐全,毕竟当时没有大规模的外国入侵,历史资料更完善,乾隆皇帝唯一称赞过的古都洛阳,根本没有提西安的事,西安人因此仇恨乾隆,好尴尬。
2、洛阳的13朝古都,与西安的13朝古都,究竟哪个分量更足一些?
提起13朝古都,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西安(长安),因为这所城市一直以来的宣传口径都是这个,但近些年还有一所城市,也开始对外声称自己为13朝古都。没错,他就是洛阳(河南省),但问题在于,如果这两所城市都声称自己为13朝古都,那么究竟哪一个分量更足一些呢?今天笔者就跟大家一起研究一下,看看这两所城市,到底哪一所才是实至名归的13朝古都。
备注,下文都是笔者的个人看法,所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不同意见,先说洛阳第一朝,斟鄩(xún)斟鄩曾是夏朝的一座都城(并不是唯一),也是现代洛阳的前身。斟鄩的建都时间约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540年,持续时间为140年,而将这里作为都城的统治者则是夏朝知名君王太康(被后裔篡位杀害)。洛阳之所以说斟鄩是夏朝古都,是因为他们在哪里出土了二里头遗址,并被确认为我们东亚地区最早的青铜器王权国家都邑,
此外,根据史料《史记·夏本纪》记载,斟鄩也确实曾被夏朝作为都城。第二朝,西毫西毫是商朝时期的都城之一(商朝多次迁都),其建都时间约为公元前1540年至公元前1380年,持续时间为160年,而将这里定为都城的则是商朝开国君王,商汤(商汤推翻夏后氏且焚毁其旧都,并在隔壁另建新都)。之所以说西毫为商朝都城,是因为1983年时洛阳新建某处基建工程,但无意间发现了偃师商城遗址,并根据考古发掘后确定,这里就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
此外,事后在翻阅《史记·殷本纪》等资料时,也确认了这一发现。第三朝,成周成周是西周时期的都城之一(周朝数次迁都,且分为西周与东周),其建都时间约为公元前1020年至公元前771年,持续时间约为275年,将这里定为都城的是西周第二位君王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也正是在此期间确认了周朝分封制的雏形),之所以说成周是周朝都城,是因为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象征着周王室权力的的九鼎一直被存放在这里,而因为九鼎在这里,所以法理上这里就是周朝都城(没有明确记载,但也不能因此否定)。
第四朝,洛邑洛邑是东周时期的都城之一,其建都时间约为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56年,时间为515年,将这里定为都城的是东周第一位君王周平王(有弑父嫌疑,所以不被诸侯认可)。洛邑的都城地位不用怀疑,因为各种各样的史料上都是记载得非常明白,随便翻阅便能看出,不过这里需要提到,史料上不会记载都城二字,只会记载王城二字,原因是周朝时期最高统治者便是周王。
第五朝,雒阳雒阳是东汉时期的都城之一(东汉有过三座都城),其建都时间约为公元25年至公元190年,持续时间为165年,将这里定位都城的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刘秀之所以定都这里,是因为当时的长安已经不堪重负,所以不得不迁都这里,且这里才是他起家的大本营之一,后八朝再往后还在洛阳定过都城的包括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则天),后梁,后唐,后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