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高铁后,邓州到襄阳预计十五分钟左右。虽然只是县级市,但是距离襄阳市襄州经济开发区只有60公里,襄阳已修通至邓州界的高等级一级路,按照70公里时速设置,为邓州融入襄阳迈出第一步,首先从地图上看,郑万高铁南阳到襄阳段拐了一个明显的弯,从邓州和新野之间穿过,对于高铁的修建而言显然是要增加造价的。
1、湖北再通一高铁!今后从十堰、襄阳到北京分别只需5小时、4小时,你怎么看?
汉十高铁开通初期,全线日常开行60列高速动车组列车,其中襄阳东至汉口间往返开行37列(其中G6842/3次延长到宜昌东始发经汉宜铁路运行,停靠汉口站后终到襄阳东站),十堰东至汉口间往返开行22列(其中G6844/1次终到武汉站),十堰东至襄阳东开行1列。为满足旅客快速出行需要,在每天8:30、14:30、19:00三个时间点,汉口、十堰东两站对开6趟大站快车,汉口至襄阳东、十堰东最快分别为1小时12分钟、1小时57分,两地时空距离比以往分别压缩了1小时和2小时左右,旅客出行将更加快捷,
汉十高铁开通运营后,将不断扩大沿线城市旅游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为推动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转变带来了机遇。同时减轻了汉丹、襄渝等既有铁路的运输压力,充分释放了既有铁路的货运能力,为实现“人便其行、物畅其流”打下了基础,对促进“武汉城市圈”与“襄随十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带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推动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产生深远影响。
2、高铁邓州东站,拉近了邓州与新野之间的距离,两城怎样才能相向融合发展?你怎么看?
谢邀,我是会答不会答上来一通乱答的答哥,首先邓州东站的建设从一开始都争议满满,从郑万高铁规划方案一出,邓州和新野的老乡都摸拳擦掌,一时间网络上争高铁闹的风头无两,最终政府拍板,建立邓州东站。邓州东站虽在邓州境内,却与新野县城更为接近,显然是政府为了照顾两地父老乡亲的最佳方案,所以说两地人民应该团结,共同发展和利用好高铁带动当地人民的经济水平增长才是实事,
3、郑万高铁在南阳到襄阳中间硬是拐了个弯,绕道到了郑州,这是为什么?
感谢邀请,我想提问者说的应该是邓州吧,这个弯确实拐的非常明显。首先从地图上看,郑万高铁南阳到襄阳段拐了一个明显的弯,从邓州和新野之间穿过,对于高铁的修建而言显然是要增加造价的,但修建高铁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客运,方便人们出行,如果直着走,经过的将是新野东,离新野和唐河的距离都比较远。再看邓州东站的位置,刚好处在邓州和新野之间,距离两地仅20多公里,并且邓州人口达178万,新野人口80多万,加起来就是26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小市的总人口,
所以即便现在郑万高铁在南阳到襄阳间拐弯会增加造价,但建成后第一是方便了这260多万人出行,拥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第二这260多万人也是郑万高铁的巨大市场,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总之,我认为这就是郑万高铁在南阳襄阳间拐弯,绕道邓州的原因,最后也希望郑万高铁尽早建成,惠及沿线居民,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4、邓州能否融入襄阳城市圈?
邓州自古以来都与襄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称穰邓,两地里程只有70公里,邓州与襄阳的关联主要在于古邓国,襄阳樊城区至今还保存有邓国城遗址,而邓州则是古邓国版图。邓州融入襄阳城市圈是新时代一大契机,关乎着社会经济又好又又快的发展,虽然只是县级市,但是距离襄阳市襄州经济开发区只有60公里,襄阳已修通至邓州界的高等级一级路,按照70公里时速设置,为邓州融入襄阳迈出第一步。
由此可见邓州是完全可以融入襄阳城市圈,借助邓国城遗址及邓国封地联合推动邓国文化,邓国故都位于樊城城北六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前678年楚灭邓国设置邓县,西晋时期邓县被一分为二暨邓城县和邓县,从此邓州与襄阳分家,这并未阻挡着两地人民的交流,迄今为止邓州在襄定居者及后裔不低于20000人。